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2>> 重要内容提示
 
防汛抗旱先进集体、湖南民兵舟桥团团长周仁友在会上发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12月07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2月7日15时,全国防汛抗旱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会议。获得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的湖南省民兵舟桥团团长周仁友同志在会上发言。

    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15时,全国防汛抗旱总结表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湖南省民兵舟桥团团长周仁友发言。(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陈竞超 摄) 

用热血和忠诚托举“生命之舟”

湖南省民兵舟桥团

(2007年12月7日)   

  我团成立于1995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根据湖南水患频发的实际,报经总参谋部批准组建的全国第一个民兵舟桥团,是一支省属跨区机动、快速反应的抗洪抢险拳头力量。12年来,我团参加了湖南历年的抗洪抢险战斗,抢救转移群众27万多人,抢运物资8万多吨,排除险情1600多处,先后被四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全团有3人被评为省级劳模,100多人立功受奖,被湖湘人民誉为“生命之舟”。

  “生命之舟”,是人民对我们的最高赞誉。我们舟桥民兵都是湖湘子弟,长年饱受洪灾之苦。大家深深知道:救群众就是救亲人,保大堤就是保家园!每到抗洪抢险,只要一声令下,官兵们不管在哪里,不管在干什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收得拢,拉得出,抢得住,救得下。在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袭击湘南,郴州、衡阳数十个县市、近百万群众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围困,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团接到命令后,组织长沙、株洲、湘潭舟桥营和衡阳、郴州舟桥分队快速收拢集结,第一批赶到抢险现场,第一个下水驾舟救人。资兴市坪石乡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当舟桥民兵赶到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整个村庄一片汪洋,村民们有的抱着随波摇摆的树枝,有的蹲在即将垮塌的房顶,不断上涨的洪水随时可能将他们吞没。救人,赶紧救人!官兵们立即发动冲锋舟,与洪魔展开了抢夺生命的战斗。为了尽快帮助群众脱离险境,冲锋舟不得不超负荷运载,船弦离水面仅有二、三十厘米。水面风高浪急,水下障碍纵横,冲锋舟忽上忽下。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民兵们脱下身上的救生衣,给妇女、老人和儿童穿上。民兵排长李红明驾驶的冲锋舟刚驶入急流区,螺旋桨就被杂物缠住,发动机突然熄火,船舵失去了控制。冲锋舟在急流左右摇晃。舟上的群众惊恐万状,哭声、喊声乱成一团。关键时刻,李红明站在船头大喊一声:“大家不要慌!有我们在,没事的!”说完,一头扎进水里,用双手一点一点地扯开缠绕在螺旋上的杂草。浮上来、再潜下去,李红明脸憋得发紫,鼻孔、嘴巴里灌满了泥浆。几分钟后,杂草终于被清除,螺旋桨又恢复了转动。一位群众看到李红明的额头被螺旋桨撞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立即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细心地给他包扎起来。在这次营救行动中,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奋战12个小时,把被困的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像这样的营救行动,我团在湘南各个抗洪战场共进行30多次,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每一次都给滔滔洪水中的危难群众带来了生的希望!

  抗洪抢险每一仗都是硬仗、恶仗。12年来,我团官兵经受了各种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锤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当郴州市四清水库发生大面积滑坡险情,威胁下游十几万群众的生命安全时,郴州民兵舟桥连紧急出动,和部队、武警官兵一起上坝抢险。由于大坝地形特殊,无法使用机械,用来护坡固堤的石块只能靠双手一块一块搬上堤坝。刚刚开采出来的石头锋利无比,官兵们每天都要磨破好几双手套,两三天就要磨烂一双胶鞋,手脚经常被利石划得鲜血淋淋,有时连手套和袜子都被粘住脱不下来。有的官兵伤口化脓感染,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虽然大坝险情几经反复,但官兵坚信:只要意志不垮,大坝就一定不会垮!经过七天六夜的连续作战,官兵们硬是用血肉模糊的双手,把上千吨石块搬上了大坝,成功排除了险情。在台风“碧利斯”横扫湘南大地的日日夜夜,我团官兵连续转战郴州、衡阳、株洲等地,追着洪水跑,顶着险情上。在永兴县永田镇,长沙舟桥营一连官兵刚刚结束10个小时的救人战斗,正准备吃饭,突然接到紧急驰援宜章灾区的命令。官兵们二话没说,丢下碗筷,立即登车出发。他们忍饥挨饿再战8个小时,抢救转移群众2000多人。救援结束后,当群众送来矿泉水慰问时,极度饥饿、劳累的官兵连瓶盖都打不开了。台风“碧利斯”前脚刚走,“格美”跟着就来。长沙、湘潭舟桥营刚刚撤回驻地,官兵们连满身泥水的迷彩服都来不及更换,又重新奔赴湘南灾区。看到舟桥民兵再次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抢险现场时,灾区群众无不为之感动,纷纷称赞我们是一支拖不垮、累不倒的“抗洪铁军”!

  “让自己的家泡在水里,把别人的家扛在肩上!”这是我们舟桥团团歌的一句歌词,也是舟桥民兵舍小家、顾大家的真实写照。在去年湘南地区抗洪抢险中,我团衡阳舟桥民兵连的官兵大部分家里受灾。整装出发前,连长告诉大家:家里受灾严重的,可以请假。谁知,队伍里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官兵们强忍着对亲人和家园的牵挂,紧张激战两昼夜,转移群众上万人。然而,完成抢险任务后,他们当中不少官兵回到村里时,发现熟悉的家园早已被洪水夷为平地,自己也成了无家可归的灾民。灾后统计,我团驻郴州、衡阳舟桥连有60%的民兵家里不同程度受灾,其中40多家房屋被毁,有2名民兵痛失亲人。抗洪结束后,团里组织为遭受重灾的民兵捐款,可他们谁都不肯要,都说:“还是把钱送给更需要的群众吧。我们毕竟还年轻,能扛过去!”

  抗洪战场,处处危险,时刻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岳阳屈原农场泄洪闸被杂物堵死,如不及时排除,整个农场将被淹没。汩罗舟桥排排长曹志辉主动请战排险。要开启闸门,必须潜入水中,掀开闸门旁边的涵管铁盖。曹志辉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刚把铁盖掀开一条缝,一股强大的吸力将他的双手吸入涵管。他双脚在铁闸门上使劲一蹬,抽出双手浮出水面。岸边的群众见他双手淌着鲜血,要他上来,换个人下去。他说:“我已经摸到了铁盖,再用一把劲,就能掀开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潜下水去……不一会,浑浊的水面“哗”的一声卷起一股巨大的漩流,渠水狂奔着冲出了涵管。岸上的人们欢呼起来。过了好一阵,大家才猛然想起,曹志辉还没有上来!人们呼喊着他的名字,追着滔滔的激流拼命奔跑,三里、五里……可再也没有见到曹志辉的身影。这一天,离他32岁生日只差2天……曹志辉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书写在了鲜红的团旗上,鼓舞我们舟桥官兵不断在抢险救灾、服务人民的新征程上展风采、立新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