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的贺电。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 航天员健康出舱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张高丽观看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贺电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吴晶晶、李菲)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了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的贺电。
神舟十号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上午7时许,张高丽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通过中心指挥显示系统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回收实况。
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随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8时07分,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及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在完成现场相关处置后打开舱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向前来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
9时50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飞控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高丽宣读了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说,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贺电说,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随后,张高丽等走到操作台前,同参试人员一一握手,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和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马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一同观看飞船回收实况。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新华社发(截屏照片)
电波飞架天地 梦想远航高飞
习近平同神舟十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代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
向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表示诚挚慰问,
希望他们精心操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后续任务,盼望他们胜利归来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霍小光 李斌)电波飞架天地,梦想远航高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3名航天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神舟十号飞船6月11日发射升空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执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飞船发射之前,习近平专门指示有关方面,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这次习近平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航天员通话,为航天员加油鼓劲,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 >>>详细阅读

6月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这是3位航天员手拉手庆祝成功(摄自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新华社发(张晓祺 摄)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赵薇 宗兆盾)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8时26分,航天员手动控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施分离,神十飞船撤离至与天宫一号相对一定距离处。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两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后,航天员聂海胜操作手柄,控制神舟十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三名航天员密切协作、配合默契。 >>>详细阅读

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这是航天员王亚平与学生互动。新华社发(视频截图)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结束 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收听收看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白瑞雪、赵薇、任珂)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详细阅读
神舟十号航天员于14日对天宫一号进行在轨维护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张利文 赵薇)神舟十号航天员于14日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顺利完成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
14日上午,地面人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开展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的指令。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身着蓝色工作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按照工作计划,互相配合、密切协作,拆除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据专家介绍,更换硬质地板,更加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将为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创造更加方便、舒适的条件,同时也为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维修航天器积累经验。 >>>详细阅读

6月13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新华国际时评:三“吻”天宫展现中国道路自信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任海军)神舟十号飞船1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继神八、神九之后,神舟飞船第三度在太空中“拥吻”天宫一号。其成功表明,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中国正自信地走在和平利用太空的道路上。
中国的太空道路是“积跬步以至千里”之路。 >>>详细阅读
神舟十号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端午节快乐”祝福

神舟十号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端午祝福(6月12日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6月12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在太空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神舟十号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13时,航天员举起写着“端午节快乐”的字板,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问候。新华社发(王泗江 摄)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宗兆盾 赵薇)龙舟神舟竞渡,艾香粽香传情。12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在太空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
12日中午,记者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内的情景。 >>>详细阅读

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开启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1日电(记者李宣良、白瑞雪、王玉山)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
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十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水平。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