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1月18日)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在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已成定局、正在谋划明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时节,在中央和各地陆续出台扩大内需有力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关头,江南平台入口
决定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很及时、很必要、很重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刚才,江苏、湖北、陕西三省负责同志介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做法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同志对相关工作做了安排,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们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破坏,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突然冲击,承受了国际油价、粮价剧烈波动的严重影响。面对罕见的灾难和严重的危机,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粮食总产量今年将超过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粮食连续五年增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实际增长6%以上,这是1985年以来所没有的。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对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我们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农业农村发展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持续加大,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长期以来水利建设形成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减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目前,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防御风暴潮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地区具备抗御中等干旱的能力。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7%,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75%。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洪涝干旱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病险水库和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仍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在当前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复杂局面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第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影响实体经济,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逐步加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的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为促进经济增长,最近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既能增加机械、建材等的需求,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论对当前还是长远,不论对“三农”工作还是全局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由于我国近年来粮食连续丰收,在前一段国际粮食价格持续攀升、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的条件下,我们保持了粮食市场基本稳定,这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但要看到,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稳固。全国有一半多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要靠天吃饭;很多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薄弱,每年水旱灾害造成粮食损失大约1000亿斤。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必须大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全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地方因干旱缺水,导致草原退化,林木枯死,农田沙化、盐碱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严峻。只有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才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还有2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1/3的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高氟、高砷、苦咸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8万多座水库中,有3万多座存在安全隐患,对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都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快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前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3年底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同时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节水灌溉、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小水电建设、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水利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大力加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产品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加大投入,完善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确保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把规划作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确保综合效益的实现。要坚持科学决策,尊重民意,把进行科学论证和向农民群众公示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大决策的前提条件,确保体现农民意愿。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把实施条件最具备、与群众利益最直接的工程作为重点,把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作为主攻方向,确保群众尽快得到实惠。要坚持政府主导,民办公助,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扶持的重点,同时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确保群众积极参与。
当前,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搞好末级渠道的配套。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适时新建一批重点灌区。围绕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小型水源、渠道、机电泵站等工程设施的修复、新建、续建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尽快组织完成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用规划有效指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关键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支持、农民投入、社会参与的新格局。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政府主要投入大型工程和公益性设施,以及对农民建设小型农田设施进行补助与奖励。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护责任,搞活经营。要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管理和决策的新机制。
二是着力抓好震毁水毁工程修复。加快地震灾区水库、水电站、堤防工程、乡村供水设施、灌排设施等震损水利设施的应急修复及灾后重建步伐,按质按时完成任务。抓紧进行其他地区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修复,将影响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的修复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先安排资金,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三是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三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目标,任务相当繁重。要按照中央部署,认真落实《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责任和责任追究,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配套资金。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筹技术力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抓紧开工建设,加强项目组织管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四是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几年我们每年解决3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明年要增加到6000万人,增加了将近一倍。要做好工程前期工作,选好供水水源,定好工程型式,加快实施进度。要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五是着力抓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治淮工程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综合防洪体系建设。尽快启动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加强沿海地区海堤达标建设,扩大山洪灾害防治试点范围,推进重点涝区治理。加强农业抗旱能力建设,在干旱缺水地区,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搞好雨水集蓄利用,千方百计增辟水源;搞好现有水源工程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
六是着力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搞好重点流域、区域水土保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加快石羊河、洞庭湖、太湖等重点水域的生态综合治理步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地下水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发展牧区水利。加快小水电等清洁能源生产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
三、统筹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为明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维护和发展农业农村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一是认真做好秋粮收购和农产品流通工作。要引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加工经营企业积极参与粮食收购,维护粮食市场秩序,认真落实国家粮食临时收储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变化,特别要注意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态势,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宏观调控,防止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大幅波动。
二是认真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工作。要稳定夏粮生产,恢复扩大油菜面积,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切实做好秋冬种中后期播种和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扩大冬种作物生产,抓紧制订分类管理方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努力减轻病虫害损失。
三是认真做好冬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冬春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要加强集中免疫力度,加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及时收集、统计和分析监测结果,提高疫情预测预报能力。健全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和相关技术、物资的储备工作。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政策,稳定基层队伍。
四是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汲取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沉痛教训,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加强风险评估,及时消除隐患,加快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投入品管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提高监管水平。深入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饲料企业,保护遵纪守法企业健康发展。
五是认真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给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带来很大压力。要广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强化火情监测,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和应急能力。
六是认真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置工作。今年,我国受灾地区广,受灾人口多,灾损程度重,灾区困难多。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安排好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灾区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帮助他们平安过冬。要解决好困难群众冬春生产所需的资金和物资,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四、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机遇也十分难得。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分析和把握面临的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牢牢把握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一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认真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大安排,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如何把三中全会的精神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把握“三农”工作新任务,认真研究“三农”工作新思路,积极谋划“三农”工作新措施,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第二,全面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今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了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加大了对粮食、油料、生猪生产以及奶业等的支持力度,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重点工程和农村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抓紧编制并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工程规划,恢复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受损的林业,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农村公路、沼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这既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正在进行的项目,要加快推进;对已有规划的项目,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尽早安排建设资金,加快工程进度;对准备上的项目,要抓紧论证、审批、核准、备案和开工;还要再选择一批项目作为后备投资项目。
第四,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合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协力推进“三农”工作。要坚决克服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忽视农业的倾向,克服粮食连续增产后有所麻痹的思想,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
第五,强化宣传,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最近中央出台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各地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和农村干部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能力;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科学消费。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回良玉强调:抓住时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1月18日,江南平台入口
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江南平台入口
18日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粮食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点击查看更多>>>
直播: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
11月18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江南平台入口
小礼堂召开。图为江南平台入口
小礼堂主会场主席台。(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袁喆 摄) 点击查看直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