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中搜救越南渔船的“英雄船”
新华社大连6月21日电(记者林红梅、徐扬)6月21日,交通部在大连举行表彰仪式,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大会上向在“珍珠”台风中搜救越南渔船渔民做出突出贡献的“南海救111”轮和“德进”轮授予并颁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交通部宣布命名“南海救111”轮、“德进”轮为“搜救越南遇险渔民英雄船”称号。
到台风一线值班待命
今年5月17日登陆我国的1号台风“珍珠”,是近年来一场罕见的强台风。在“珍珠”来临前,国家专门召开会议,提前部署防御台风的工作。交通部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及时启动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南海救助局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全国海上49艘专业救助船舶、5架专业救助飞机全部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大马力的救助船移动到台风可能经过的重点海域值班。
5月15日22时10分,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我国最新型救助船“南海救111”轮从湛江起航,急行350海里,16日23时,到达台风路过的汕头海区。
在船舶密集的珠江口,我国最大的大马力救助船“德进”轮游弋在海上,严阵以待台风来临。
惊涛骇浪救人
5月17日夜,台风“珍珠”如期而至。凌晨4时,正是台风凶猛登陆时,“德进”轮顶着台风起航,向台风中心的东沙海域开进。
台风越刮越强,风力超过12级,13米高的大浪扑向驾驶台,“德进”在巨浪中钻进钻出。船摇晃成48度,船上被捆扎着的物品纷纷倒地,船体发出“喀!喀!”的恐怖响声。
船长陶杰锋盯在驾驶室里,用无言的镇静,把船员们的心凝聚在一起,27名船员坚守的任何岗位都生死攸关。他指挥操纵船舶,尽量降低船体正面或横向受浪;轮机长斐继文冒着剧烈摇晃带来的人与机器碰撞的危险,下到机舱里检查维护机器;大副曾作青带领水手们检查水密门窗,防止舱室进水。
18日凌晨,“德进”轮驶进搜索海域,打开雷达、探照灯、夜视仪仔细搜寻,利用通讯设备,用英语、普通话和广东话不停呼叫。船员们用绳子捆着腰,站在甲板上瞭望,人被浪扑倒了爬起来接着瞭望、呼叫。
18日凌晨4时,“德进”轮终于发现了一条越南渔船,24名越南渔民蜷缩在船舱里,他们的燃油、食品和淡水已经消耗完,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船员们立即给渔民补给燃油、淡水和食品,送上刚做好的饭菜,帮助渔船恢复了自航能力。
国际大救援
19日,台风减弱,更大的救援任务来了。19日下午4时,越南政府照会我国有关部门:还有多艘越南渔船在东沙海域遇险失踪,恳请我国给予搜寻救助。
19日17时37分,装满1200吨燃油、300多吨淡水的“南海救111”轮,在雷雨交加中,起航开向东沙。20日凌晨,抵达出事海域。天下着暴雨,四周漆黑。茫茫大海中,哪里有失踪渔船的影子?
船长彭建波站在船头,判断着风流方向,决定采取拉网式搜索方法,并让船员们都到甲板上进行瞭望、呼叫。经过一夜的寻找,5月20日早上6时,他们终于发现了一艘越南渔船。这艘渔船遭遇了台风袭击,缺油断水。在20多米长的木船上,挤着32名渔民,船上有一个会讲粤语的渔民。“德进”船员们立即给渔船输送燃油、淡水,搬给渔民整箱的鸡蛋、方便面,送上药品、消毒水。经过3个多小时的救援后,渔船恢复了动力,提供了其他渔船的信息,并跟随“南海救111”,一起搜寻其他渔船。
12时,在距离第一艘渔船11海里处,“南海救111”找到了两条遇险渔船。
17时,彭建波兴奋地发现,眼前出现了10多条遇险渔船,每条船上都有20多名渔民。渔船惊喜地靠上来。彭建波组织渔船排队,一条一条向渔船提供食品、药品、淡水和救援工具。
由于在大风中掉入大海,有的渔民胸部大面积创伤,有的手被不明的有毒海鱼咬伤,溃烂流脓;有的渔民面色清白,患了肠炎腹泻。“南海救111”的医生给渔民伤口消毒、包扎,给他们服药。
在这次搜救遇险越南渔船渔民的行动中,我国共对15艘缺油断水的越南渔船及船上的330名渔民进行了救援,其中,“德进“轮救助1艘渔船、24人,“南海救111”救助14艘渔船、306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