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司炉工张长延在通过自动化设备控制锅炉内燃烧情况。2013年冬,吉林省长春市启动“煤改气”供热试点建设,首批进行改造的3个锅炉房涉及供热用户上千户,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逐步将长春市三环内277座供热小锅炉进行“煤改气”改造。2月26日,记者在长春市一处“煤改气”试点看到,冒着浓浓黑烟的“大烟囱”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小烟囱”在不时地冒着白色的水蒸气。将近一个供热周期过后,锅炉房内依旧是窗明几净,没有了烟灰和煤渣。“以前燃煤时总是烟尘飞扬,现在改成燃气后排放物基本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的污染要小得多。”司炉工张长延说,“你就单看我,以前身上总是黑乎乎的,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如今我这身工作服已经一个月没洗了,你能看出来吗?”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月26日,司炉工张长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查看锅炉相关各项参数的运转情况。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为改造前的锅炉房内景(资料照片),下图为改造后的锅炉房内景(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上图为改造前的柳条路供热服务部(资料照片),下图为改造后的柳条路供热服务部(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月26日,司炉工张长延在窗明几净的锅炉房内。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月26日,司炉工张长延透过观察口检查锅炉内的燃烧是否正常。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