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亲和力公信力提升——十八大以来政法工作新气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4年01月07日 07时26分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6个劳教所均已摘牌。”新年第一个工作日,这则不算新闻的新闻依然为媒体所追逐,其背后饱含的是人们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极大关注与期许。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政法机关全力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稳步实施劳教制度、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户籍制度等老百姓热切期盼的改革,政法工作的亲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登高望远”,建设平安中国

    实现中国梦,平安梦是重要保障。党中央对政法工作提出新要求:“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

    在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大幕由此徐徐拉开。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无疑既是当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也是长远影响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法机关把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犯罪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抓手,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一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统计显示,2013年1至10月,全国法院受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59件,1403人服刑;公安机关查处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近300起,是此前10年立案的总量。

    打防结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成为政法综治战线创建平安中国新格局的新思路。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如何化解基层矛盾,成为各级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必修课。

    恶性犯罪案件多发高发势头得到遏制,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个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正在越来越明显地为人们所感受。

    “刮骨疗毒”,整治司法顽疾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预防和减少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各级政法机关狠下决心、频出实招。

    2013年3月,坐了10年冤狱的张高平、张辉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无罪;5月,二人获得220余万元的国家赔偿。这正是全国政法机关转变观念、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的缩影。

    避免悲剧重演,致力兑现“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承诺,2013年7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就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加强防止和纠正错案机制建设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执行难,党政机关拖欠款项执行更难。对此,中央政法委主导开展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积案等清理整治工作,集中化解了一批历史积案。目前中央政法委着手构建破解执行难的长效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突出问题,各级政法机关还严格规范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治理久押不决案件。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各级政法机关的共识和行动。一年多来,众多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庭审微博直播,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积极推进检务公开,全面公开执法信息、开展开门评警活动,狱务公开制度化……司法公开、阳光监督,公平正义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

    “铁规禁令”,打造过硬队伍

    1月3日,公安部发出通报:内蒙古乌海市乌达消防二中队打新兵事件,已得到依法依纪严肃处理,8名打人者被依法刑拘,16名责任人被依纪追责。

    这是政法系统的反腐治贪、正风肃纪的一个典型案例。

    2013年8月,上海法官嫖娼事件曝出后,社会哗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即展开调查并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整顿作风,严肃纪律,坚决清除队伍中的腐败分子和害群之马。

    对于拥有300多万干警、经常同社会阴暗面打交道、手中又握有很大执法司法权的政法队伍来说,“知法犯法”既严重损害政法队伍形象,也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在思想上设置“警戒线”,措施上筑起“防火墙”,中央政法委态度鲜明:用铁的纪律带出过硬队伍!公安民警“三条纪律”、法官“十个不准”、检察官“八条禁令”,划定了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纪律底线,架起了政法系统正风肃纪的“高压线”。

    此外,全国律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的律师行风建设的意见》,将成立律师行风监督委员会,加强律师行风监督。

    从强力反腐治贪,到密集出台“铁规禁令”,政法系统的内部整顿打出了一组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政法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庸懒散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记者 黄庆畅)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人权司法保障取得重大进步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杨维汉、崔清新、陈菲)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记者15日就劳教问题采访的相关法学专家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宪介绍,我国法律对触犯刑法的行为有犯罪数额、情节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盗窃,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额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没有达到这些“尺度”的罪行轻微、但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人,往往被划归到劳教范围处理,这是目前我国劳教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 >>>详细阅读

如何将公正司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谈加强公正司法提高公信力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杨维汉)最高人民法院28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说,“大力加强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核心目标。这个《意见》的出台将作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探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珠海横琴法院将不设审判庭
· 法院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司法解释出台
· 司法部要求司法行政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年推进多项司法创新
· 最高法:全国首部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报告发布
· 秦光荣:努力开创工青妇工作新局面 加强司法行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2013 www.iruor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