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孙艳拖着水管行走在列车之间。11月16日以来,我国东北大部普降大雪,冰城哈尔滨更是迎来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雪。在哈尔滨火车站两条铁道之间,女工孙艳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为车厢上水。三天的暴雪几乎将铁道掩埋,冰天雪地里,工作难度比平时大了许多。哈尔滨站整备车间给水工区共有上水工人65名,其中8名是女工。孙艳说:“像餐车、茶炉车这样用水比较费的车厢需要30分钟才能上满。这几天的暴雪导致大量列车延误,今天我上了50列火车的水,超过平时一倍,想去厕所方便一下都没时间,只能憋着,我这叫有功夫上水,没时间‘放水’”。作为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站整备车间给水工区一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孙艳一干就是26年。长时间的户外作业和严酷的自然环境,让不少上水工患上了关节炎。值班员熊健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一趟始发列车上水完毕大约要40分钟,过路车作业时间在20分钟左右。哈尔滨站车流密度大,从晚7点到早7点的12个小时内,平均每小时有5、6趟列车通过。由于停车时间短,上水工只能不停地穿梭在线路间,风雪无阻,一个班下来,最少要跑10公里,工作强度大得让人望而生畏。面对困难,孙艳爽朗地说:“夏天走着硌脚的石子路蒸桑拿,冬天踩着过膝的积雪体验极寒,可这么多年咱从没丢过车、更没漏上过水!”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1月20日,哈尔滨火车站内,哈尔滨站整备车间给水工区值班员熊健拉着孙艳迈上站台。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1月20日,哈尔滨火车站内,孙艳拖车长长的胶皮水管为车厢上水。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孙艳口袋里揣着的列车进站时刻表(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1月20日,哈尔滨火车站内,孙艳正在为一节车厢上水。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