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 李寒芳 潘清)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将于11日在上海揭幕。记者10日从大陆主办单位了解到,两岸各约60位与会专家学者目前大多已抵达上海,在接下来的两天会期中,将就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等“深水区”议题展开讨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10日晚在上海东郊宾馆会见了与会台湾专家学者。
11日上午,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张京育、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将发表主题演讲。随后,两岸专家学者将讨论两岸政治定位与一中架构、两岸政治关系合情合理安排等两岸政治关系议题。当天下午的会议内容将包括两岸参与亚太经济整合之探讨、两岸非政府组织在涉外活动中的互动规则等两岸涉外事务议题,以及两岸海事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之内涵等议题。
12日,两岸学者将围绕台海和平之构建、两岸和平协议之内涵与落实之路径等两岸和平架构议题展开交流,并将进行专题研讨汇报。论坛预计于12日17时闭幕,由周志怀和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董事高思博分别作论坛小结。
据悉,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的两岸主、协办单位各有7个。大陆主办单位为全国台湾研究会,协办单位为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东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主办单位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协办单位为高雄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两岸与中国大陆研究中心、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两岸政经研究中心、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新台湾国策智库、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
作为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重要平台,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的举办吸引了大批媒体。记者看到,来自海内外的媒体记者陆续前来报到,领取记者证和会议手册。
据了解,报名参加此次论坛报道的有大陆媒体35家、72人,台湾媒体10家、16人,港澳媒体6家、14人,外国媒体8家、24人。目前报名参与报道的外国媒体包括彭博社、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

海峡时评:裨益两岸关系的务实安排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 陈斌华)10月6日,中共中央台办、江南平台入口
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印尼巴厘岛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后,与台湾方面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郁琦进行了简短寒暄,双方同意建立直接联系,加强交流沟通,并推动双方主管部门负责人互访。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既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精神,又适应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需要,合情合理,积极务实,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两岸间一些重大、敏感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双方及时深入沟通,妥善处理。作为两岸双方的对口专责部门,国台办与“陆委会”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直接联系,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双方增进了解、深化互信,有利于双方及时应对和处理两岸交往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详细阅读
两岸学者台北探讨两岸关系"稳中求进、互利双赢"
新华社台北9月27日电(记者齐湘辉、陈键兴)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名专家学者27日共聚台北,参加由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等机构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从政治、经贸、教育等多个角度,就“稳中求进、互利双赢——两岸关系新格局”的主题交换意见。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出席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他表示,2008年以来,两岸以“九二共识”作为共同政治基础,搁置争议,开创和平、稳定、繁荣的两岸关系新局。两岸累积互信与共识,用大智慧化异求同。两岸不能选择力量互相抵消的道路,而要选择共创互利双赢的道路。
与会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桦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交通的便利、资讯传递的迅捷和合作的深化都在呼唤两岸走向合作治理,其核心要义是最大限度地增进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两岸应采取正确的策略,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整合参与资源、激发合作动力和培育文化意识四种途径来构建两岸合作治理模式。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