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03年1月10日拍摄的大同市同煤集团棚户区(上图)和2008年9月20日拍摄的同煤集团棚户区改造新区(下图)。蕴藏太阳能量的煤炭自古有着“太阳石”的美誉,煤矿工人则被称作“开采太阳”的人。在煤海山西,就生活着近百万“开采太阳”的人。但长期以来,他们却过着“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的矿山棚户区生活。2006年4月,山西同煤集团和西山煤电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奠基,拉开了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序幕。伴随一栋栋新住宅楼拔地而起,矿工们开始陆续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书写起矿区的幸福新篇章。新华社发(李德忠 摄)

在大同市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棚户区附近,新建的安置小区已经基本建成(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这是大同市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棚户区(上图)与安置小区恒安新区(拼版照片,均为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这是太原市西山煤电待拆的白家庄矿棚户区(上图)与拆迁安置的葡萄苑小区(拼版照片,均为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9月17日,在大同市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棚户区内,一位居民带着孩子从山坡上的家里外出。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这是西山煤电白家庄的棚户区,大多为依山而建的土坯房,构造简陋,缺少下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右上图、左下图)。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煤矿工人家庭住进了设施齐全的安置小区(左上图、右下图)(拼版照片,均为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