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特殊的教育 特别的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9月09日 15时54分   来源:新华社

    9月7日,刘芝佳带着二年级的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这个地方,必须有爱,还要有一颗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可以的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河说。教师节前夕,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感受耕耘在特教一线老师们的喜怒哀乐,探访这群为残疾儿童打开心灵之窗的“爸爸妈妈”们。程显荣1979年进入这所学校,从此和特教结下了30多年的不解之缘。“该严厉的时候要严厉,该灵活的时候要灵活。”程显荣说,和特殊孩子们交流,沟通上会有局限,而一些抽象的词汇也很难通过手语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这些特教老师们普遍说话嗓门大、语速比较急,甚至会手舞足蹈。老师们说,嗓门大是为了让尚有一些听力的孩子听到声音,手势较多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老师们的意思,补充听力残缺造成的沟通不畅。“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老师们笑着说。这所始建于1958年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共有84名教师,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8人。今年新学期学生报名人数有132人,其中听力障碍学生108人,视力障碍学生24人。学校除按国家教育大纲要求开足所有文化课程外,还开设了按摩、手工编织、丝网花制作、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等职业技能课程。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闫志华在用手语备课,前面的书桌上摆放着“中国手语”的专业书籍。这里的许多老师并不是特教专业毕业,因此课后投入大量时间自学手语。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数学老师张红燕在给听障学生讲课。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语文老师指导两位听障学生写汉语拼音,由于沟通困难,他们始终不能规范地书写汉语拼音“e”。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数学老师用矿泉水瓶做道具,通过变换矿泉水瓶的位置和数量,教听障学生四则运算。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生活老师”马晓昆看护视障学生从教室走到食堂。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9月7日,“生活老师”程显荣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聊天,几名学生在绣十字绣。手工编织等职业技能是学生们的必修课。新华社记者 金宇 摄

 
 
 相关链接
· 李克强与大连第二十高中师生共庆教师节
· 教师节 咋送礼?--多位家长与教师的期盼
· 延续29年教师节欲改期:"怎么过"远比"哪天过"重要
· 贵州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201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 新华时评:学生的微笑和进步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 庆祝教师节暨全国师德楷模座谈会在京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2013 www.iruor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