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新华社联合国8月28日电(记者 倪红梅 王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28日说,海地在2010年地震后重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政治进程、经济发展与人道局势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继续提供支持与帮助。
当天,安理会就海地问题举行公开辩论。刘结一在发言中说,近期,海地局势继续取得积极进展,海地政府积极落实就业、教育、环境、能源与法治等方面政策,致力于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并在地震重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方对此表示欢迎。与此同时,海地在政治进程、经济发展与人道局势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和平重建任重道远,需要国际社会继续提供支持与帮助。
刘结一表示,希望海地有关各方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加强对话与政治协商,妥善解决争议,尽快就参议院和地方政府选举等问题达成共识,进一步推动海地民主进程与政治和解。
谈到海地经济发展与重建进程,刘结一说,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切实兑现对海地的捐助承诺,建设性参与海地国家重建进程。海地霍乱疫情依然严峻。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今年2月提出的关于消除海地霍乱的倡议,呼吁会员国继续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刘结一说,应继续发挥联合国在海地的重要作用。中方赞赏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为维护海地和平与稳定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希望其继续履行安理会授权,协助海地维护安全稳定,推动政治进程,加强法治和政府机构能力建设。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大约3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大部分基础设施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