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白大褂的中国天使”
——记我国援非医疗队派遣50周年

自1963年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抵达非洲,50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向6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2.3万人次。我国派遣的援外医疗队大部分在非洲。医疗队员们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受援国人民的信赖和爱戴,被亲切地称为“穿白大褂的中国天使”。
这是在刚果(金)南基伍省首府布卡武机场,中国第11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医护人员搬运油罐车爆炸中的受伤者(2010年7月3日摄)。 新华社发(郭云飞 摄)

这是在加蓬奥果韦·伊温多省首府马科库市,一名中方医疗人员在临时医疗点接诊。(2009年6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这是在马拉维首都利隆圭的卡姆祖医院,来自中国陕西的外科医生鲁琪为病人检查身体(2012年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这是在利比里亚绥德鲁,中国第14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护士与当地助产士学校护士合影同庆护士节的到来(2013年5月6日摄)。新华社发(高雷 摄)

这是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马克莱莱医院,中国援刚医疗队队员张德胜(后)同一名刚果(布)医生一起查看患者的X光片(2013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孟晨光 摄

这是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大学教学医院,中国医疗队队员武卫国(左二)与当地医护人员交流手术麻醉经验(2007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翟希 摄

这是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马克莱莱医院,中国援刚医疗队队员梁为民(右一)为患者做眼科手术(2013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孟晨光 摄

这是一名阿尔及利亚老人向中国医生倾诉自己病况迅速好转的愉快心情。这名患严重肺脓疡的病人,特地从60多公里以外的乡下赶到中国医疗队就医。仅仅经过2个多月的诊治,他不仅能够吃饭,而且还可以散步,身体一天天好起来(1966年12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医生为一名博茨瓦纳妇女剖腹产接生产下一对双胞胎。应产妇的一再请求,中国医生为这两个孩子分别起名博华、哈福,以纪念中博两国人民的友谊(1992年摄)。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