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 林晖)7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度频频突破历史极值,湖南、贵州、湖北、重庆等地旱情迅速发展。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8月5日,全国有5998万亩耕地受旱,有450万人、17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根据往年经验,南方地区在盛夏虽然酷热难耐,但由于台风频频登陆东南沿海,所带来的风雨能极大缓解高温晴热天气,给干旱的土壤带来“及时雨”。为何今年台风“威力”减弱了呢?
实际上,今年生成并登陆我国的台风并不算少,甚至比常年同期偏多。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9个热带气旋(台风的“学名”),其中有5个登陆我国,生成和登陆数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多。
但是,今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强度偏弱,并且多在华南沿海登陆,如“贝碧嘉”登陆海南琼海、“温比亚”登陆广东湛江、“苏力”登陆福建连江、“西马仑”登陆福建漳浦、“飞燕”登陆海南文昌,登陆纬度总体偏南,对我国的影响不是很大。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从气象学角度给出了解释。他介绍,7月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相对不活跃,导致生成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且生成位置明显偏西,运动轨迹相对较短,发展加强时间较短,登陆台风影响偏南。
“通常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在强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阶段性减弱,导致高温天气中断。”陈振林说,7月份台风生成偏少,特别是强台风个数偏少,不利于缓解南方的高温天气。
据气象部门预测,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的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到8月中旬,局地最高气温仍将达到40至41摄氏度,高温热害及干旱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目前,江南平台入口
办公厅已经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影响和损失,保障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