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林晖)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至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其中,浙江奉化(42.7摄氏度)、新昌(42.0摄氏度),重庆丰都(42.2摄氏度)、万盛(42.1摄氏度)最高气温都超过42摄氏度。上海、杭州气温也突破40摄氏度,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在高温日数方面,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17.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18天、1971年1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8天。
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分别为18.9和18.5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浙江高温日数19.1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20.2天);重庆高温日数为17.6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2006年19.3天、2001年18.1天)。
气象专家介绍,今年的高温形势与2003年相仿。2003年夏季,南方也经历了罕见的高温过程,高温时段从6月30日到8月11日,长达43天,多地气温刷新历史同期极值,长沙、福州、南昌的最高气温达到41摄氏度,杭州、重庆、武汉气温超过40摄氏度,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和江西中部等地达到40至43摄氏度。


图表:我国江南江淮江汉高温持续 新华社记者 张勋 编制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各地罕见高温三大成因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
何立富说,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今年不仅副高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副高本身的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高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他说,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天气潮湿闷热。 >>>详细阅读
热、热、热 高温“烤验”中国 专家提醒防暑降温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 热!热!热!7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35℃以上持续高温天气,多地拉响了高温红色或橙色警报。记者近日深入街头巷尾、建筑工地等场所,感受高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0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在上海街头做了个高温实验,将约100毫升的矿泉水倒入平底锅,并将平底锅放置在路面上,约1小时后,平底锅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完全蒸发。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