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巧借外力促内力——湖北恩施综合扶贫试点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6月07日 10时4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6月7日电(记者 李思远、梁建强)曲折的环山公路旁,碧绿通透的葡萄园中结满了晶莹的葡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农户的新居里,自来水、沼气池、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一应俱全……走进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吉心村,一幅整洁富足的新农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村民官地宽说。几年前,村民家中还是低矮的瓦房,烧火做饭仍需上山打柴;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葡萄、烟叶等农特产品基地,日子越过越好。去年,官地宽的儿子还买了一辆小轿车。

    吉心村的变化,是湖北恩施近年来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1年末,国家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启动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恩施州扶贫攻坚工作从此驶上了“快车道”。

    “整村推进”,以村为单位进行扶贫整体规划,是恩施州巧借外力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劳动技能培训以及片区连片开发试点工作等方式,恩施州2012年全年新增特色扶贫产业基地30万亩,培育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1家。“恩施玉露”茶叶、“清江源”烟叶、“大山鼎”蔬菜、“长友”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距离咸丰县城约65公里的麻柳溪村,连片的木质土家吊脚楼错落有致。利用“整村推进”机遇,全村建成了有机茶基地1650亩,并配套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走上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休闲旅游发展道路,成为恩施农村综合扶贫典型示范单位。

    建始县东南的花坪乡村坊村的“整村推进”,则充分利用了当地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植“关口葡萄”“红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40元,158户农民的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

    “为了提升扶贫效率,必须对贫困农户实现精确‘瞄准’。”恩施州扶贫办副主任周明富介绍,为了确保“扶贫到户”,2012年起,恩施还在国内率先探索建立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恩施州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贫困农户的信息逐一被录入系统,便于对贫困农户进行采集、审核管理,以及统计汇总、变更。

    在精确对接贫困农户的基础上,恩施州按照“项目直补、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贷款贴息、资金互助”的准则,充分“借力”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以及小额信贷政策的优势,建立了产业牵引带动贫困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得贫苦户脱贫增收更易实现。

    阡陌纵横的恩施市龙凤镇二坡村里,鸡犬之声相闻。按照政府扶持、合作社组织、大户带动、农户主体的模式,村里建立了以蛋鸡养殖为村域支柱的特色产业。通过加强品种改良和人力技术培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养殖。目前已累计增收192万元,全村扶贫对象中共有125户、456人摆脱了贫困。

    72岁的二坡村村民尹庆褔告诉记者,他养了500只蛋鸡。购买鸡苗和饲养笼时,政府直接补助了一半的开销。鸡蛋由与村里签约的专业农产品公司统一收购,不愁销路。坚实的“外力”支持,让他信心满满:“我准备再腾点地方多养一些,这比种地收入高多了。”

    恩施州民宗委经济科科长冉茂琼告诉记者,2012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71元,较2011年度增长16.1%;增幅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省第一。“客观地说,恩施的扶贫工作纵向比有了较大发展,但横向比仍有提升空间。”冉茂琼说。

 
 
 相关链接
· 凌成兴赴贵调研烟草工作 强调继续推进产业扶贫
· 农业部扎实推进武陵山区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
· 农业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扶贫工作开局稳后劲强
· 农民贷款难 1.2亿扶贫贴息贷款“待字闺中”
· 欧阳坚主持召开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
· 甘肃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扶贫开发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