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将启动 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5月31日 14时5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5月31日电(记者 韩洁)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31日表示,从今年起将加大财政投入,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选择少数省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胡静林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上说,为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今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攻方向,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有效助力。

    此次会议对下一步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行了部署。

    胡静林指出,从今年起,将选择自然条件好、领导重视、工作基础扎实的少数省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整合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集中开展乡村基础设施、传统村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同时,其他省可选在2到3个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财政部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的新探索,主要是把农民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和政府自上而下财政补助有机结合起来,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道路、农田水利、村容村貌改造以及村民通过民主程序议定且符合规定的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国家按规定给予奖补。该政策2008年启动试点,2011年推向全国。

    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97.8亿元,带动农民和社会投入4165.3亿元,共建成各类村级公益项目135.9万个,对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胡静林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财政奖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他指出,一方面要提高政府财政奖补资金占整个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比重,既减轻农民筹资筹劳压力,调动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又防止因奖补资金不足形成“半拉子”工程。

    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占整个财政奖补资金的比重,降低县乡财政配套投入比例。既防止出现虚假配套,又防止向农民转嫁负担或形成新的村级债务。

 
 
 相关链接
· 浙江持续十年实施“千万”工程成就万千美丽乡村
· 金长征代表:美丽中国建设应把美丽乡村作为主战场
· 打造“美丽乡村”海南省建成13660个文明生态村
· 傅企平代表:建设美丽乡村 保护土地环境是底线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