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种养农户期待政府为"家庭农场"出台更多优惠政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4月18日 09时2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4月18日电(记者 刘怀丕 苏斌)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赵家墕村村民吴建国经营了500多亩土地,还养了150多只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老吴很关注。他希望政府能为经营家庭农场的农民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村里原有600多人,现今在这山窝窝里住的只有120多人,还多是老弱病残,没有人愿意种地,我一家流转了村里四分之一的土地。”老吴站在村前的山头上,指着对面山坡上的海绵田说。

    赵家墕村是太岳山脉里的一个山村,共有耕地2000多亩,缺乏水利设施,基本靠天吃饭,收入非常有限。吴建国流转来的土地种了100多亩药材、300亩小麦和100亩其他作物。

    “年轻人不愿种,老年人种不动,土地撂荒了多可惜。我找村民商量,土地就都转包给我了,每亩一年给一袋面,值个百八十块钱,各家都乐意。”老吴说。

    利用两眼破窑洞,老吴还养了山羊,每年光卖羊一项就能收入五六万元。吴建国种的地和养的羊,都是以合作社的名义经营的。但是,其他合作农户并没有实质性参与,主要是他在经营管理。

    “合作社有政策扶持和项目资助,还提供技术培训,当时就找了与我关系好的四家人注册了一个。”老吴说,“不过,虽然享受到了优惠,但办起手续来比较麻烦,经营中也总觉得有些别扭,想单干,又怕享受不到优惠。”

    中央今年提出发展家庭农场,老吴觉得对他的状况来说比较对路。老吴说,家庭农场的提出给他指出了发展方向,他更期待家庭农场能有更多优惠政策“陪嫁”,让农民得到更多切实好处。

    山西近日遇到了旱灾,老吴虽然之前修了些小型水利设施,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他说,仅靠自己的实力引水上山非常困难,希望政府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解决农田用水难。

    与赵家墕村类似,灵石县翠峰镇高壁村也是人去村空,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的赵安军投资建设了裕风山庄,通过流转经营了500亩地,养殖了1000多头猪。村民王长喜在山庄中负责日常经营,他说山庄以合作社名义走账运行,财务上方便,也能获得政策支持。

    裕风山庄虽然以合作社名义出现,其实更像是农场,5名合伙人中,3人基本不大参与。王长喜说,如果政策明确了,农场也能获得项目和资金支持,山庄叫农场更合适些,还能避免以后分账时出现矛盾。

    “家庭农场是个新事物,农村都还在摸索中。农民更注重实在利益,哪项政策更有利,就会聚拢过去。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越早明确,越利于引导农民,发挥好政策优势。”晋中市农经办副主任乔密鑫说。

 
 
 相关链接
· 广西玉林:土地流转带火家庭农场
· 环保太阳能助力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主李虎春:种富硒苹果 率农民增收
· 安徽:家庭农场渐成农村经济“新领军者”
· 湖南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有望获农信社信贷支持
· 武汉培育家庭农场167家 平均每家获补近4万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