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机制下首个调价周期成品油价未调"常态化"明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4月10日 18时41分   来源:新华社

新闻分析:定价新机制首个调价周期成品油价未调
调价“常态化”趋势明朗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安蓓、江国成)10日是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运行以来首个调价日,成品油价格不调整的消息在市场并不明确的预期中到来。新机制运行情况如何?对市场产生哪些初步影响?

    调价“常态化”趋势明朗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宣布,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运行以来首个调价周期,因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时相比基本持平,国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自3月27日成品油价格下调后,国际原油价格先经历一轮上涨,然后在欧美经济数据不佳的打压下,又连续暴跌,导致调价后10个工作日原油价格变化率收窄。

    按照新机制,当汽柴油价格变动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机制实施后,从数据收集处理、测算调价金额到公布调价信息,都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程序。今后每次调价日,将在下午3点左右发布不调价信息,或同日下午5点左右公布调价通知。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说,无论从调价周期还是发布机制看,我国成品油价格将进入约“两周一调”的常态化阶段。一方面,将有效改变原机制下调价方向与国际油价变化趋势可能脱节的现象,国内油价能更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另一方面,油价调整方向和幅度预测难度加大,有利于遏制市场套利投机。

    套利投机行为明显抑制

    直至10日中午,关于成品油是否调价、调多少还是未知数。“新机制运行一个周期后,各机构针对调价时间及幅度的预测陷入窘境。”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说,现行机制对挂靠油种不公布,使市场预测难度增加。

    新机制运行首个调价周期,国际油价涨跌互现。很多市场机构前期预测的上调窗口转为关闭或下调。成品油调价不确定性增加,中间商操作显得“小心翼翼”。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说,此次调价难以预测,主要因为国际油价变化幅度不大。如果国际油价走向明显,依然可对成品油价格走势作出判断。

    韩景媛说,新机制很大程度抑制了中间商投机行为,促使市场回归以基本面为主导的运行轨迹。利用囤积待涨的一部分操作群体,则很难谋得较大利润。首先,因挂靠油种范围不明确,市场尚有待摸索。其次,调整频率加快,一月可能面临2次调整,而相应资源购进及消耗周转期为10天左右,为风险控制增加了难度。另外,因调整幅度较此前明显缩小,即便适逢上调窗口,相应叠加购进及运转成本,其利润收益亦有限。

    新机制将产生哪些影响?

    韩景媛说,新机制运行以来,对上游炼制利润、市场资源供应调配以及下游加油站盈利空间带来一定利好支撑。

    林伯强说,从经济运行看,价格机制离市场越近无疑越有效率。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新机制并不意味降低国内油价水平。当国际油价下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更快下跌,但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更快上涨的风险同样增加。

    王震指出,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最终方向是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水平。现阶段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否仍由国际原油价格决定,调整多少则取决于已确定的定价公式。因此,定价是否合理是衡量新机制的重要标准。

    下个调价窗口期预计将于4月25日左右打开。市场预测,新价格机制运行初期,下游需求将是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近期国内终端需求回升受限,加之中间商投机需求受新机制打压严重萎缩,整体需求呈现低迷。

 
 
 相关链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 国家下调成品油价格 出台价格机制完善方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通知
· 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以来首次下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