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云南镇雄1月12日电(记者浦超、伍晓阳)12日,云南省昭通镇雄县“1·11”山体滑坡应急救援进入第二天,经过各方艰苦奋战,目前搜救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重点转入善后事宜处置及灾后恢复重建。
11日上午,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掩埋14户46人,2人受伤。灾害造成房屋、牲畜、道路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等损失严重。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江南平台入口
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救援抢险工作;云南省、昭通市领导第一时间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赶赴现场指挥救灾;镇雄县委、县政府以最快速度组织县乡干部、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群众和民兵应急分队共1100余人,并就近调集果珠及周边10个乡镇相关专业人员和挖掘机、装载机、铲车等工程机械20余台、救援铁锹200余把,全力开展挖掘工作,紧急搜救被掩埋群众。威信、水富、彝良、大关、盐津等5个县相关领导也带队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救援。
12日清早,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已经冒着大雪连续搜救了一昼夜的武警、消防官兵以及民兵应急分队等人员又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部署,救援队伍对施救面进行第三遍挖掘,武警、消防、民兵分散在三个区域进行地毯式搜救,互相协同配合,同步推进。救援队伍采取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方式进行地毯式搜索。
12日11时50分许,经过地毯式、不间断的奋战,被掩埋的46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现场搜救工作全部结束。另外,在医院救治的2名伤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
镇雄县县长翟玉龙说,灾情发生以来,按照“不遗漏一户、不丢下一人”的原则,及时派送和发放生活物资,切实抓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和生活救助。截至12日12时,省、市、县三级已紧急安排应急资金1100万元,县里调运帐篷150顶、棉被300床、棉衣300件、大米5吨、大量矿泉水和方便面及生活急需用品到灾区,确保群众生活得到保障。下一步将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及时安葬遇难者,并做好过渡性安置转移,及时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国土资源部长徐绍史:每一个生命流逝都令人心痛
徐绍史: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强调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推进落实防治机构、人员和经费,扎实开展调查评价,落实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
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一个生命流逝都令人心痛。这次灾害再次提醒我们,地质灾害防治没有非汛期,各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和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要时刻绷紧地质灾害防治的弦,层层严格落实责任。要做好地质灾害的再排查、勤巡查、常检查,围绕村组、乡镇、县市、公路、铁路、流域开展排查巡查检查。对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体系。要加强临灾避险,凡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遇到极端气象或成灾迹象,都要及时组织群众避险,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重于泰山,地灾防治是全天候的,不容丝毫懈怠。 >>>详细内容
热腾腾的饭菜 暖烘烘的火炉—镇雄帐篷安置点见闻
12日傍晚时分,云南省镇雄县赵家沟,30顶救灾帐篷搭建在公路边的安全地带。此时,滑坡搜救已告结束,各路救援力量撤离了滑坡现场。
“来!开饭喽!”来自果珠乡云岭村的林贤凯一声吆喝,把帐篷安置点的人们都吸引了过来。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给仍在悲伤与痛楚中的受灾群众带来温暖。
“知道这边需要人手,我们就来了。”林贤凯说。灾情发生后,他动员40多个村民赶到高坡村参与抢险救灾。第一天,他们带着锄头在救援现场刨土;第二天,他们就来到帐篷安置点负责伙食。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