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数字化"编织"安全网"--探访山西首个数字化矿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12月16日 16时3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12月16日电(记者叶健、范敏达、梁赛玉)“数字化”被认为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炭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那么,“数字化”究竟如何保障煤矿安全?记者近日深入山西省首个“数字化矿山”——同煤集团四台煤矿一探究竟。

    记者来到四台煤矿调度中心时,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调试新安装的“数字化矿山”一期系统。项目负责人李文军介绍说:“目前建成的一期系统已经实现了矿山从地面到井下的全息监控,将井下人员定位、有害气体监测、管道网络图等多个系统整合在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的数字化平台上。”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投资380多万元,是山西省首个“数字化矿山”工程。

    “这个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李文军一边操作系统一边介绍,“首先是我们把矿山平面图加工处理生成了三维实景地图,在电脑上就能‘逛’遍整个煤矿。”

    在演示中,记者通过电脑屏幕看到了逼真的矿山三维地图,连巷道中的变电箱,都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远程操作。

    “三维实景地图最大的优点是直观,尤其在处理管网图时,通风管网、排水管网、供电管网的位置关系能够一目了然。”李文军说。

    “数字化矿山”第二个特点是高度集成化。“以前的管理系统都是各自独立的,瓦斯监测、人员定位、智能通风等都需要人员来操作,”有关技术人员说,“而‘数字化矿山’系统则是把所有管理功能集成在一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看到每一个地点的人员分布、有害气体、供电情况等所有数据。”

    在电脑的帮助下,“数字化矿山”系统能够实时收集、记录井下一丝一毫的变化,一旦有异常情况便能及时发出警报。

    在已经开始建设的“数字化矿山”二期工程中,这些数据还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数据的积累、分析,系统还将生成一系列运算规则,届时,电脑可以通过实时收集的数据,分析判断井下发生的情况,进而计算出事故规模,在此基础上,系统会提出决策意见。 

 
 
 相关链接
· 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 关于印发《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财政部: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矿业大省辽宁10年复垦矿山恢复植被逾3.6万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