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将释放正能量
——两岸专家学者展望2013年两岸关系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李寒芳)全国台湾研究会3日在北京举办“2012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与会两岸专家、学者指出,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展现了大陆对台政策更加创新、灵活的一面。大陆在对台工作上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所释放出来的正能量,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十八大报告彰显大陆对台工作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全国台研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写入十八大报告,成为中央对台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展示了大陆方面的理论自信;坚定不移走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康庄大道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则更加明确了道路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嘉树说,以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大陆方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整理:目的是和平统一,作用是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的战略机遇期,互信基础和政治保障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时提出一中框架寻找两岸的连接,动力是以人为本,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奋斗。这一重要思想为国家整体实力壮大和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厚重支撑。
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仍将“在黑暗中徘徊”
民进党会否调整两岸政策、寻求与大陆接触对话,是研讨会的讨论焦点之一。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范世平认为,对两岸政策是否为该党在2016年台湾“大选”前必须突破的关键,民进党内部存在很大争议。党主席苏贞昌和前主席蔡英文、谢长廷为代表的民进党中央层面比较急,但地方实力派和“独”派势力不急。党内针对两岸政策的大辩论短期内难以展开,还没有办法形成共识。
周志怀说,允许谢长廷“登陆”,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更加灵活、务实、自信的一面,但受“台独”基本教义派裹挟,民进党仍然没有办法找到第三条道路,今后一段时间内其两岸政策仍然只能“在黑暗中徘徊”。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说,谢长廷参访大陆时提出的一些主张在党内未获得广泛采纳,甚至遭到打压,这主要由于党内派系利益超过党的整体利益。但谢长廷此行向外界发出民进党必须和大陆友好交往的积极信号,仍具有相当的意义。可以预见民进党路线调整尽管力度有限,但却是必然趋势。
展望未来:两岸关系需要更多正能量
与会学者认为,明年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台湾方面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目标可望达成,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民进党学者陈淞山表示,民进党代表性人物如谢长廷、高雄市长陈菊等人明年如能再度“登陆”的话,将会为民进党转型创造更大机会。而大陆方面既然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础,那就要在这个基础上拓展更多的新动力,让这一话语论述在岛内获得更多的认同。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说,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两岸关系也必将开辟新的前景。接下来要继续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通过两岸大交流的近距离接触,使台湾民意发生更为积极的变化;同时,在两岸关系步入政治领域深水区时,矛盾和分歧可能出现,两岸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互相包容,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同时坚持统一为目标和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