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用山歌打造“防火墙”
新华社南宁11月30日电(记者夏军)“举国上下搞防艾,攻坚工程已出台,国家政府最重视,实施四免一关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防治艾滋病知识被编成一首首山歌在村民间口耳相传,山歌正成为山区农村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防火墙”。
近日,记者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拉高村善屯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挤在几棵高大榕树下,正进行山歌对唱:“艾滋病毒传染快,吸毒嫖娼容易挨;大人挨了还不算,传给下代更悲哀。”村民黄章辉告诉记者,这些用通俗山歌进行的防艾宣传,更能引起村民兴趣。
甲篆乡拉高村善屯共有96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近400人。这是巴马瑶族自治县农村的一个缩影,在巴马,不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流动性大,给当地艾滋病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为更好进行艾滋病防控,巴马卫生部门聘请了当地著名山歌王,用桂柳话、壮语等将防艾知识编成山歌,制成光碟,向每家每户发放,让爱好山歌的人们,通过电视观看学习。这些山歌还被编成一本小册子,在各个村屯里免费发放。由于当地有唱山歌传统,“防艾山歌”受到了当地村民普遍欢迎。
57岁的罗明学说,他不识字,以前发放的防艾传单顺手便丢在路边,也根本不知艾滋病是什么病,如今通过“防艾山歌”,他已对艾滋病传染途径、预防措施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巴马瑶族自治县疾控中心主任梁家习说,巴马“防艾山歌”主要针对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开展防艾宣传,使村民听得懂、学得进。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农活多,当地通过开设“空中课堂”方法,让村民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宣传内容。这一系列举措起到良好效果,巴马城乡居民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