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云南彝良9月10日电(记者 吴晓颖)“妈妈是护士啊,要去救治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
“汶川地震时,四川人受了那么多照顾,在这个时候,我们做点事是应该的。”
“四川和云南心手相连,盼望他们早日战胜灾难。”
一句句质朴的话语寄托着曾经同样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人民对云南受灾群众深深的牵挂。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目前,全市已有80余人在这场灾难中遇难,70余万群众受灾。
彝良挺住 四川星夜驰援灾区
地震再一次吹响了爱心援助的集结号,与云南山水相依的四川感同身受。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要求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增援灾区。四川各路队伍迅速集结,星夜赶赴灾区。
7日22时40分,云南省外首支支援力量到达震区一线。看到出现在地震灾区的宜宾医疗救护队医护人员的身影,当地群众感到无比踏实。
7日23时28分,四川省军区紧急派出的首批应急救援队员携带地震救援专业装备、急救药品、食物,星夜兼程赶到重灾区洛泽河镇。
8日5时,徒步翻山数小时的什邡市民兵应急专业救援分队到达受灾严重的洛泽河镇后,来不及休整便立即投入救援。
8日6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救援队经过7小时长途跋涉抵达彝良县城,一夜未眠的医护人员赶往洛泽河镇接救伤员。
……
截至9日晚,四川省安全生产抢险救援队、卫生医疗救护队、四川省军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救援力量1071人已抵达灾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灾区干部群众称赞四川救援队伍“参战人员有经验,携带装备起作用”。
抢救生命 情比洛泽河深
震后72小时是救人黄金时间。道路中断、余震不断、飞石溅落,虽然灾区各种突发情况不断,但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一刻没有松懈,废寝忘食地日夜奋战在救援一线。
“当时看到车要掉下去了,病人很紧张,我是护士,肯定不能慌。只有把他们都送到安全地带,我才安心。”回忆起两天前在洛泽河镇运送伤员的情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的护士覃燕仍心有余悸。
8日15时左右,覃燕搭乘救援车到洛泽河镇接救伤员。当车辆驶出洛泽河镇时,遇上山体滑坡,车子被困的地方右边是悬崖,左边是滑坡,悬崖下面就是洛泽河。山上不断有石头滑落,车也开始向河边倾斜。紧急时刻,幸好司机冷静地踩了刹车。
车子停下后,覃燕立即组织病人下车,当所有病人都被送到安全地带后,她再次返回洛泽河镇,马不停蹄地穿梭在险象环生的救援路上。
他们在与死神赛跑,将生命从废墟中拯救出来。“这里有老人和小孩,他们都还活着!”8日上午,在洛泽河镇小发路村李家院组一栋倒塌的房子附近,进行搜救工作的宜宾矿山救护队搜救人员突然听到有人呻吟。
很快,他们发现了被压埋在废墟下面的71岁老人熊凤英和两名7岁的孩子。队员们手刨锄挖将他们救出后,一路抬着伤员徒步15公里将他们送出灾区。
“危难之际见真情,你们的情谊比洛泽河水还深。”在洛泽河镇毛坪村关地平组,一位年过9旬的苗族老人拉着救援人员的手动情地说。
心手相连 愿云南同胞早日重建家园
千里之外的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生命的大爱之情跨越千山万水,将一颗颗心紧紧拴在一起。
在彝良县城通往重灾区的公路边,两位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向路过的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免费发放矿泉水和方便面。当受援群众感激地询问两人名字时,他们只说自己是四川人。“汶川地震时,四川人受了那么多照顾,在这个时候,我们做点事是应该的。”
2008年5月12日,全国的爱心都汇聚到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如今,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四川人怀着感恩的心,将这份挚爱传递出去,帮助同胞重获新生。
在四川宜宾市高县,24名当地村民自发捐款购买1.5万余元的救灾物品,租车奔赴灾区参加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这些捐助能为灾区同胞尽绵薄之力。”高县村民陈远君的一席话,道出了经历过地震灾难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灾区人民要坚强,活下去就能看到希望,重建家园的日子并不遥远。”
“昭通,加油!彝良,挺住!”“为逝者默哀,生者亦应自强不息!”此起彼伏的援助声在川滇大地回响,爱心接力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