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南:标准化村卫生室成为农村医疗服务重要支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8月22日 11时1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8月22日电(记者 赵叶苹、马超)宽敞的平房、明亮整洁的诊疗室、先进的检查设备……这样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如今已遍布海南岛,农民们一些常见病及卫生保健需求都能在村里解决。

    记者日前在海南省临高县抱社村卫生室看到,三间宽敞的平房里,设有门诊室、治疗室和药房,来看病的村民进进出出,村医陈芝兰不慌不忙地问诊、开药、治疗。

    抱社村村民钟王彪对记者说:“家门口看病方便、省钱,我打完针还能回家做工。以前村卫生室条件差,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都得去镇卫生院,来回得走四公里。”

    抱社村有1900多人,在标准化卫生室建立之前,陈芝兰在自己家里开设了小诊所,为村里的百姓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但受住房条件限制,诊所面积小,诊疗设备也差,村民大多宁愿劳神费力去镇里、县里,也不愿在村里看病。”陈芝兰说。

    “在过去,乡村诊所‘黑、矮、脏’几乎是普遍现象。”临高县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学来说,“乡村医生大多在自家堂屋开诊所,客人、病人同室接待,卫生条件不规范,坐诊也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

    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2009年至2012年,海南省级财政投入资金4100万元开展村卫生室基本建设工作,补助每所卫生室建设资金4.8万元,建设60平方米的三间平房作为标准化卫生室,免费交给村医使用。

    “现在政府给卫生室配了电脑、打印机,未来还会有远程诊疗系统,听说可以和北京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有个疑难杂症的我也能请教请教。”行医36年的陈芝兰高兴地说。

    在海南省澄迈县东水港村,县政府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了血压、血糖、血氧和心电图检查一体机设备。村医王一精说,这些设备对村民们的一些常见病都有一定的诊治帮助,省去了他们跑县城、省城的麻烦。

    “有了标准化卫生室和新农合,看病环境好了,费用下降了,村民们也更愿意来我这儿。”王一精边说边给患支气管炎的村民谭爱美开了头孢呋辛钠和维生素C两种药,总计35元,其中门诊统筹补偿18.5元、实收16.5元,门诊统筹补偿就是新农合报销的费用。

    澄迈县卫生局副局长廖兴德说:“我们在全省率先提出‘3公里便民就医半径’的概念,在人口超过2000人或就医半径超出3公里的自然村增设45家卫生室,让村民小病不出村、轻病不出镇、一般疾病不出县。”

    “农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在提高,卫生部门能够感受到村民对改善医疗条件的迫切愿望。”海南省卫生厅农卫处负责人罗正秋介绍说,新医改以来,海南省2656个行政村应设卫生室的建制村2476个,已设卫生室2471所,其中按标准化建设的村卫生室1555个,占已建卫生室的63%,标准化村卫生室已经成为农村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柱。

 
 
 相关链接
· 海南前7月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超7成
· 民政部:受“启德”影响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受灾
· 海南今年拟投资25亿元加快推进重点港口航道建设
· “启德”给海南带来强降雨
· 台风“启德”来袭 海南多地发布台风预警
· 受台风“启德”影响 海南暂停涉海旅游项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