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7日电(记者李松)记者从此间召开的重庆扶贫开发工作会上获悉,重庆市已确定农民创办农业微型企业补助、贫困家庭大病救助等10项到户到人扶贫政策,提高帮扶精准度,使政府政策、资金资源真正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间、区域间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目前该市仍有扶贫对象202万人。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唐步新告诉记者,未来5年,重庆除了将继续推进贫困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村电网建设等工作之外,还确定了10项具体政策,让扶贫措施到人到户。这10项政策包括:支持农民创办农业微型企业、提高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组织贫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支持大学生村官带动村民创业、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募集社会资金向贫困老人发放慰问金、资助贫困学生就读中高职学校、为贫困农民提供创业技能培训。
重庆市提出,通过实施这10项政策,要使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能获得职业培训,没有劳动能力的能被纳入低保,有愿望创业的给予有效扶持,需要务工的提供就业岗位,使产业发展扶持到户、特困救助落实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