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等中国代表庆祝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当地时间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新华社记者 鲁金博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廖翊)记者刚刚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符合世界遗产价值标准,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充分肯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状况,并认为遗址管理效率正在得到持续强化和提升。

童明康谈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丰富了世遗价值和类型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廖翊)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对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充满信心。”在赴圣彼得堡参加本次大会前,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他连续第六次以同样身份率团参加世界遗产大会。 >>>详细阅读
我们的元上都,人类的Xanadu!――元上都遗址采访纪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廖翊)6月中旬,记者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广阔的金莲川草原上,奔淌的闪电河畔,但见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遗址独立于苍茫之间;北部雄浑的卧龙岗上,一处处敖包依稀可辨……
这就是伟大的元上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点;这就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到的Shan-Du,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在著名诗作《忽必烈汗》中描绘的“世外桃源”――Xanadu!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