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办了两年多的韦源口镇罗圩坵小学已经荒草铺径,却仍然吃着“空饷”(6月5日摄)。实际上只有1400人的学校,上报学生2200多人;实际2000人的学校,上报学生5000多人;2009年只有4名学生的学校,上报人数为202人;已经撤销的没有学生的学校,仍然上报人数162人;已经撤销两年的学校,仍然上报63人……为了冒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补助资金,湖北省阳新县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频频“闹鬼”,虚报学生人数现象惊人。记者在湖北省阳新县各地学校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实际学生人数与上报人数大相径庭。假学生数字是如何上报并被通过的?冒领的学生补助款又去了哪里?当地教育部门解释说,虚报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各校的多余经费用在学校的维修及设备购置上……教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说,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当地的教育经费紧张,作为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教育及各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只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弥补。6月5日,阳新县委常委会依法依规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并责成教育局对相关学校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白沙镇中学的学生从校园内的花坛旁经过(6月5日摄)。只有2000多人的白沙镇中学上报人数5000多人,翻了一番还多。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阳新县韦源口镇罗圩坵小学2009年只有4个学生,2010年开学时就停办了,而近三年上报的资料中人数却分别达到了202人、162人、63人(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财政部门近几年下拨给阳新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