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江苏江阴6月3日电(记者 罗沙、张旭东)搭载着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3日上午从江苏江阴苏南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新华社记者作为96名参试队员中的一员,将随船对本次海试进行全程报道。
6月3日,三位“蛟龙”号潜航员在启航仪式上。当日上午,搭载着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苏江阴苏南码头启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新华社记者 罗沙 摄

6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苏江阴苏南码头起航。新华社记者 罗沙 摄
据介绍,“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是在历次海试的基础上,接受最大设计水深7000米的考验。目标是通过数次下潜试验,充分考核潜水器在7000米深度下的各项功能与作业性能。同时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中国载人深潜队伍,为下一步开展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本次海试地点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密克罗尼西亚专属经济区内。伴随“向阳红09”船同行的我国“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前期已对海试区域进行了专项调查,为本次海试提供了基本海洋环境保障。
据了解,“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将是我国深海技术发展、挑战深海极限新的里程碑,也将面临从未经历过的严峻挑战。自2011年8月成功完成5000米级海试以来,“蛟龙”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先后完成了维护维修、技术改进与水池试验等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性能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同时,试验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统也进行了适用性改造和维护检修,为7000米级海试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6月3日,参试队员列队准备登船出发。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6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苏江阴苏南码头起航。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作为业主牵头单位,会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和地方的近百个科研单位、企业共同承担。


5月28日,一名摄像记者在拍摄离开码头的“向阳红09”。
当日,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试验母船——“向阳红09”将从青岛团岛解缆起航赴江苏省江阴市。6月3日,在搭载“蛟龙号”深潜器就绪之后,“向阳红09”将驶向太平洋西部全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挑战7000米我国新的深潜记录。
4500吨级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9”是国家海洋局所属的三艘功勋海洋调查船之一,自编入“向阳红”序列建制后,数十次完成了中国中近海重大海洋调查任务。2006年 “向阳红09”作为载人潜水器试验母船并进行改造。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向阳红09”船驶离母港将与“蛟龙号”会师江阴
新华社青岛5月28日电(记者 张旭东)“向阳红09”船28日驶离青岛母港,在江苏省江阴市与“蛟龙号”深潜器会师后,将向人类历史上首次7000米级载人深潜发起挑战。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告诉记者,为保障圆满完成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任务,“向阳红09”船于今年3月份在船厂完成了108项维修、维护工作,安装了长基限。它的作用是用来定位深潜器的速度、方向和深度等;更新了温盐深测量仪(CTD)并安装了8000米绞车L架,并增加了其他考察功能。 >>>详细阅读
"中国工博会"闭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荣获金奖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吴宇、王淑娟)曾于今年7月四次潜入海底超过5000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日在此间闭幕的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上荣获金奖,反映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层层筛选,本届中国工博会共从约190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中评出39项获奖展品,其中金奖3项,银奖10项,铜奖14项,创新奖12项。这些获奖展品较高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尤其反映出中国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的最新进展。三项金奖展品分别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先进高强度薄带钢产品、工艺及设备以及“紧凑型多边折弯中心P2Xe”产品。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