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24日电(记者 郑良)今年以来,福建省诏安县建立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行“县到乡镇、乡镇到村、村到户”模式,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定期、定点接待群众,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
诏安县委书记张镇城说,今年初,县里出台了建立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意见,县处级干部每月半天到乡镇定点接待群众,乡镇及包村(社区)干部每周安排半天到所挂钩的村(社区)定点接待群众,各村(社区)干部坚持全天候接待群众,倾听群众诉求,帮助解决问题。
为确保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到实处,诏安县探索定制度、定责任、定点接待、定时走访、定期调研、定时办理“六定”工作流程。
今年3月,因为持续阴雨天气,诏安县建设乡坪路村2000多亩柑橘滞销,100多户果农陷入困境。村民陈汉泉告诉记者:“乡干部走访村里时了解到果农的困难,多方想办法帮助解决,联系到江苏、浙江的水果商行来乡里设点收购柑橘。”
仅一个多月时间,坪路村500多万公斤柑橘就全部销完。“多亏了干部的帮忙,不然家里的5万公斤柑橘靠我骑摩托车走街串巷,要卖到什么时候?”陈汉泉说。
根据现在诏安县实行的“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接访干部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要“一包到底”。干部要对群众诉求进行登记、建档,合理诉求要限期办结,凡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工作日;不能马上办理的,协调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并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于无法解决或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紧急情况,则马上报告,及时提交上级有关部门解决。
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所在乡镇负责人要通过手机短信、村务公开栏、镇办事大厅电子触摸屏等途径进行反馈。
根据下基层倾听群众诉求掌握的情况,县委、县政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乡镇每半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及时对群众诉求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确保倾听诉求、解决问题取得实效。
今年1月至5月,全县、乡两级干部下乡倾听群众诉求7322人次,受理群众合理诉求632件,已办结488件,排查矛盾纠纷313件,已化解2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