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赵超、赖臻)5月20日,又到每年一度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这一天,首都残疾人代表汇集在北京地坛公园,以“共享文化,促进融合”为主题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欢庆属于残疾人自己的节日。
记者一早来到地坛公园,看到方泽坛中设立了6个残疾人技能展示区:“爱立方”残疾人品牌工艺品成果展区、残疾人文化技能展区、民间残疾人文化组织展区、残疾人劳动职业文化技能展区、文化助残公益活动展区、民间传统文化传授互动展区。
“爱立方”残疾人品牌工艺品成果展区展出了残疾人亲手制作的景泰蓝、核桃雕、竹艺、泥塑、宫廷灯笼、羽毛画、风筝、京剧脸谱等30余种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充分展现了残疾人朋友的聪明才智。
残疾人文化技能展示现场,残疾人通过无臂书画、珍贵邮品、摄影精品与观众展开互动。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刘京生的无臂书法技惊四座,一幅幅佳作令观众叹为观止。
民间残疾人文化组织展区精彩纷呈,非视觉摄影、“给盲人讲电影”、皮影剧等残疾人特殊文化活动给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拿盲人拍照来说,盲人朋友能够凭借敏锐的听觉,判断被拍摄者的位置,用自己的其他感官感受周围的环境,盲人心中的世界在相机快门“咔嚓”按下的一刹那定格在观众面前。袖珍人的皮影剧,第一次把皮影戏屏幕和大舞台真人演员有机结合,实现了场景多维转换、真人影人同台、古戏演出新意的创新突破。
在残疾人劳动职业文化技能展区内,用脚修表的肢残人王建海、获得过国际大奖的聋人美发师柏宏、妙手生花的剪纸聋女胡雪琪在各自“岗位”忙碌着,十分投入。他们的工作情景,带给观众是强烈的心灵震撼。
民间传统文化传授互动展区,来自北京市玩具协会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正在给一些对传统工艺品制作感兴趣的残疾人传授技艺,用爱心帮助残疾人,既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一个个展区,一道道风景。人们惊异的,是残疾人文化的精彩如此超出想象;人们希望的,是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能给更多残疾人带来自信,让他们融入社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