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王立彬)国土资源部8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超三成,基础设施用地占比大幅增长,同比增加达1.6倍。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11.44万公顷,同比增长33.6%。从供应结构看,基础设施、工矿仓储和房地产用地,分别占供应总量的45.2%、31.2%和23.6%。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同比增加1.6倍,占比大幅提高;工矿仓储和房地产用地同比分别增加9.0%和减少18.0%,占比均有所下降。
据国土资源部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项目集中建设年或落地年,受交通水利建设实施加速影响,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用地供应持续快速增长。
据监测,一季度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保持平稳,同比、环比增幅持续回落。一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5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53%,环比增长0.26%。
一季度,全国共发现违法用地行为9462件,涉及土地面积3180.7公顷(耕地1131.7公顷),同比分别下降3.8%、35.0%(35.6%)。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发现违法用地面积占全国的81.3%。全国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772件,同比下降3.5%。
我国基础设施和划拨用地比例依然过大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王立彬)国土资源部8日发布中国土市场指数CLI显示,目前土地市场运行基本面总体良好,但基础设施用地、划拨供地占供地总量过高影响了节约集约用地。
由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负责编制的这一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土地市场运行状况较2011年更趋稳健,中地指数CLI一季度综合指数、市场规模指数、出让价格指数、地产景气等,除地产景气指数预警灯显示为亚热状态外,其他都在正常区间。房地产投资总额呈现明显季节特征,加上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叠加,一季度数据显著低于其他季度,是地产景气指数预警灯由红色过热状态转为黄色亚热状态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CLI综合指数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1.5%;市场规模指数环比下降36.9%,但同比仍增长24.3%,与去年同期比仍处于较高位置;出让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1.67%,环比下降15.5%,房地产用地出让平均价款连续4个月回落;地产景气指数同比增长19.5%,环比下降12.7%。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用地、划拨供地占供地总量比例均高于2011年全年。基础设施用地量过大,主要源于区域发展规划和地方政府建设计划全面实施,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一级市场不断扩张基础上,抵押等二级市场规模指标不断攀升也带动了市场规模扩大。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说,划拨基础设施用地集中放量,对拉动投资增长效果明显,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善用地结构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供应结构、利用集约等反映土地市场运行质量的指数逐渐走低。今后应控制基础设施建设供地,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和数量。
中地指数CLI是综合反映我国土地市场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状态与趋势的整体性波动规律指标,以2004年1季度为测算起点,通过点数直观描述土地市场运行变化,由综合指数以及市场规模、出让价格、供应结构、利用集约、地产景气等5个分指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