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 内蒙古力促平衡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4月21日 07时06分   来源:人民日报

    50多年前,在困难的日子里,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慷慨解囊送上大米,帮助西部的鄂尔多斯市老百姓渡过难关。今天,率先富裕起来的鄂尔多斯市,又伸出援手,帮扶较为贫困的兴安盟走上新的发展之路。

    兴安盟和鄂尔多斯市这两个一东一西、远隔千里的盟市再一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迈开了“心手相牵、共谋发展”的新步伐。

    “排头兵”牵手补短板,创新发展路径显实效

    兴安盟与鄂尔多斯市,这两个人口、面积均相差无几的地区,一个穷得远近皆知,一个富得声名在外。

    鄂尔多斯市能源富集,近几年来,始终以自己独有的优势领跑内蒙古经济。兴安盟矿产资源贫乏,各项经济指标已多年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垫底。2010年,鄂尔多斯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达538亿元,是兴安盟的2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为兴安盟的2倍以上。在经济增速连夺全国八连冠的内蒙古,发展如此失衡的局面不但显得极为不协调,而且成了制约内蒙古全区经济发展的短板。

    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兴安盟的发展,2010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的重要战略决策,决定借助鄂尔多斯市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相对落后的兴安盟摆脱贫困,将兴安盟打造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新型煤化工、新型能源、有色金属冶炼、绿色食品加工“四大基地”。内蒙古明确提出,力争在3年内使兴安盟人均可用财力达到自治区东部盟市平均水平,5年内使兴安盟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由领跑内蒙古经济的排头兵鄂尔多斯市帮扶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兴安盟,是内蒙古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做法。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表示:“加快兴安盟发展是全区重要而紧迫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内蒙古发展态势很好,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特别是兴安盟与全区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自治区东西部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兴安盟的发展问题。”

    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对口援助兴安盟发展的行动就此展开。2010年10月10日,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首批政府援建项目开工奠基和企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兴安盟乌兰浩特举行。此次活动共有19家鄂尔多斯市企业与兴安盟签订了五大类共37个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涉及工业、矿产勘查、旅游开发、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2011年,来自鄂尔多斯市的企业共在兴安盟投资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315亿元,占兴安盟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总额的30%,成为助推当地经济提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兴安盟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4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列全自治区第一或第二位。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亿元,是当地此前30年总投资额的47%。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增长35%。

    优势互补,把兴安盟特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兴安盟发展缓慢,主要是落地项目少,大项目、好项目短缺。为此,鄂尔多斯市“切中要害,对症下药”,秉承项目先行、产业先抓的思路,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企业家、工业项目、资本的集聚优势,帮助兴安盟谋划、设计、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

    2011年对于兴安盟来说,是播种的一年。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羊毛羊绒集散地,每年羊毛羊绒交易量达1万余吨,其中羊绒年交易量达500余吨,交易额2亿元左右。长期以来,这一特色优势并未在兴安盟得到有效整合,形成产业链。对口支援开始后,鄂尔多斯集团在这里兴建了年产40万件羊毛羊绒制品项目,凭借鄂尔多斯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把兴安盟的羊绒羊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在乌兰浩特市工业园区,化肥、PVC、钢结构、制药、羊毛羊绒加工、酿酒等企业纷纷落户。同时,在鄂尔多斯市许多大企业及时“出手相救”的情况下,兴安盟的传统酿酒、绒毛加工等行业的众多企业,被陆续“盘活”。

    “如果没有对口支援,我们这个企业就不可能起死回生。”坐落在乌兰浩特市的内蒙古圣华新药业公司的生产经理李凤彪说,这个新型原料药加工企业2005年建成后,仅在当年生产了3个月便因资金短缺而停产。2010年,鄂尔多斯乌兰集团响应政府号召收购了企业股权,还清了企业1亿多元的外债后,于2011年7月恢复生产。目前,企业已形成年产2万吨高纯度医药级无水葡萄糖的生产能力,原企业350多名下岗多年的职工也被重新安置就业。

    “我们利用两地的优势互补性,把兴安盟特有的资源做大做强,今后即使对口支援工作结束,这些产业还能继续为当地造福。”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办公室主任张世旺说。

    2012年,自治区将加快建设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将园区建成兴安盟非资源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还将把鄂尔多斯本市商业银行引入兴安盟,建设兴安盟国有资产投资公司。针对兴安盟招商基础薄弱、招商能力不强的现状,鄂尔多斯市将利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有的招商优势,打造鄂尔多斯—兴安盟招商共同体,让更多的招商成果惠及兴安盟。“今年,对口支援要取得实质性成果。”张世旺说。

    随着交往增多,两地还开通了支线航班。2011年,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0%;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60%。兴安盟发改委副主任刘建东说,鄂尔多斯市“揣着”资金、“带着”企业的援助,已成为一种“示范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闻讯而来”。

    援建领域拓宽,幸福惠泽民生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鄂尔多斯对口支援兴安盟战略决策以来,在为兴安盟量身打造现代产业发展基础、积极配置发展资源的同时,还制定并落实了差异化的政府援建措施,将大量资金用在兴安盟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上,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保障。2012年的对口援建工作,将着力从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改善民生几方面入手。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在谈到对口支援兴安盟时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只有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才能说明我们的发展是成功的,有实效的。项目援建是一个车轮,民生优先是另一个车轮,只有两轮驱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真正有成果的胜利。”

    多年来,兴安盟许多年轻人饱受就业难题困扰。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决策作出后,两地政府迅速建立劳务对接合作关系,鄂尔多斯市对口援助招聘会先后5次走进兴安盟,92家企业先后提供了14797个就业岗位。

    目前,赴鄂尔多斯转移就业的兴安盟年轻人已超过3000人,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兴安盟高出650元。同时,赴兴安盟“招贤纳士”的鄂尔多斯企业达到106家。如今,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兴安盟最大的劳务输出基地。

    同时,鄂尔多斯市以不断提高当地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积极支持兴安盟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对口支援行动伊始,鄂尔多斯市就决定把对口支援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全市计划拿出15亿元用于兴安盟改善重大民生和重要基础设施。

    一年多以来,所确定的24个民生项目已开工建设18个,计划总投资31.6亿元,已完成投资10.3亿元,涉及市政、路桥、学校、幼儿园、医院和设施农业等多个方面。政府援建项目正在按照“两年铺开、三年完成”的目标积极推进。

    兴安盟盟委书记王程熙说:“对口支援以来已经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这让兴安人民看到了加快发展、走出贫困的希望。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农牧业生产设施等多个领域,分布在全盟各个旗县,建设成果将惠及全盟百姓。”(记者 汪波 吴勇)

 
 
 相关链接
· 内蒙古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
· 气象局:南方谷雨遭遇强降雨 沙尘暴夜袭内蒙古
· 内蒙古举行城镇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座谈会
· 新疆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华北黄淮有分散阵雨
· 内蒙古“三超一疲劳”交通秩序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 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严重 各地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