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16日电(记者 文贻炜、吴光于、张春晓)今年是青海玉树恢复重建决战之年。目前,各援建单位全部做好了复工准备,大部分工地已经开工。从214国道上的物资运输车流里,从一处处建设工地着手复工的忙碌节奏里,从越来越多已经开复工项目的机器轰鸣里,人们感受着玉树别样的“春暖”。
初春的玉树,阵雪不断,但结古镇代格村村民的兴奋劲儿丝毫没有减退。今年6月,全村826名村民将统一迁入中国铁建援建的节能房,过上有太阳能、沼气、淋浴等便利生活设施的日子。
寒冬刚过,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第一项目部、代格村项目队已经复工。援建工人每日加班加点,以保证在6月之前完成室外道路的修建、沼气工程的施工、室外电力和给排水的接入。“争取让村民早日搬离帐篷,过上城镇化的生活。”中铁建第一项目部总工程师、代格村项目负责人李波说。
代格村将被打造成结古镇11个村中唯一的科技示范村。震后约半年,各级政府和社会捐赠共投入约5000万元,开始重建代格村。开工到竣工,跨越了两年,但因高原气候恶劣,实际施工时间只有5个月。2011年10月,工程基本完成,137户节能房基本具备入住条件。
代格村项目是玉树地震后843个重建项目之一。作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城乡居民住房累计开工37287户,其中,农村住房16710户已全部完工。截至目前,共有53.69亿元投入城乡居民住房建设。
震后的玉树,曾经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自2010年6月20日江南平台入口
批准重建规划起,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一场迄今为止人类灾难史上最为艰难、最为繁重的灾后重建在青藏高原展开。“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北京、辽宁等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水利水电4家援建央企数万援建者,共同奋战高原。
截至目前,大部分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搬入新居,16所学校已经启用,僧舍基本能够入住,医院全部在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提升、生态修复、和谐家园项目加快推进,新玉树的基本框架初步显现。
中国建筑集团玉树灾后重建前线指挥部党委书记王晓波说,由中建集团援建的项目经过梳理最终锁定为89个,目前已完成项目33个,在建项目21个,新开工项目35个。在建项目计划今年底全部完工,新开项目除州行政中心、康巴艺术中心外,其他项目也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今年北京援建青海玉树工程计划的43个项目也已经全面复工,所有援建项目将在10月底前全部完工。来自北京市政路桥控股集团的工人李晶说,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在3月初就已经开工了。“虽然冻土、缺氧和高原反应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能够看着一个新玉树在自己手中慢慢‘成长’,再苦也值了。”李晶说。
到今年年底,玉树灾后重建将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实现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运,基本完成市政、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商贸、特色产业、生态修复、和谐家园等项目建设,实现投资150亿元以上,确保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