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李菲)记者从11日在京举行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2011总结交流暨2012年启动仪式上获悉, 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实施得到了北京地区27所高校的参与,经专家评审后,最终115个项目获得资助。项目领域覆盖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文化艺术等。项目支持了1100余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服务人群逾万人,志愿者人数约5000名。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介绍,由中国青基会主办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从2011年开始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旨在支持在校大学生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服务,为社区带来有益改变;通过项目实践,帮助青年提升能力,成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大学生创意设计的公益项目实施周期为1-3年,每个项目均可获得最高人民币1万元的资金资助。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各项目实施资金共计942,362元,其中学生团队自筹资金167,918.7元,中国青基会实际划拨资助资金753,890元。
启动仪式上,共评选出“激励成果奖”29个,“激励创新奖”6个,“营销先锋奖”10个,并对获得“优秀组织奖”的高校和优秀辅导老师进行了表彰。此次激励行动总结交流活动也为各团队项目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各团队总结项目执行情况,分享实施经验,讨论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并由专家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提出解决对策、未来实施建议。中国青基会表示将继续长期呼吁社会关注大学生参与公益,推进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广泛开展。
据悉,2012年,激励行动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鼓励项目团队通过微博、网络论坛等渠道进行积极的项目自我宣传和推广,主办方将定期制作电子期刊以帮助推介优秀项目,并定期举行一次高校激励沙龙,每月在不同高校邀请合作伙伴或公益机构为大学生团队讲座,提供项目发展建议;所有项目资金团队自筹部分将由20%增加至30%,所有项目接受公众网站捐款、手机短信捐款或线下活动自筹,每个激励行动的团队都可以把项目放在新浪微公益平台进行宣传筹资;激励行动还将设立特别领域,即激励行动团队可申报执行希望工程现有实施的项目,如希望工程快乐电影的放映,参加希望工程一堂课支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