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3月26日电(记者 徐海涛)以减少管理层级提升为民服务、保障社区居民民主权利为目标,安徽省委、省政府于日前出台指导意见,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从试点城市铜陵向全省扩展,要求各地级市从2012年起选择1个至2个区进行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
作为全国首个在市区全面推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地级市,安徽省铜陵市自2010年以来撤销了市区10个街道办事处,把原来的61个社区整合为23个“大社区”。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更为贴近群众的社区,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居民自治、增强基层党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成效。
在此基础上,安徽省委、省政府于日前出台了关于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地级市从2012年起选择1个至2个区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目标8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逐步实行直选,创新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形式,保障居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拓展社区服务方式和领域,努力使社区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安徽允许各市根据实际探索多种改革形式,要求积极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向社区倾斜,以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完善社区就业、救助、养老、卫生、文化等服务,努力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与质量。
安徽预设约每3000户居民设置1个社区居委会,每300户配置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同时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依托物业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在本辖区参加义工活动,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使注册志愿者占比达到社区人口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