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速度与质量并重 生态与产业共--绿色崛起看广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3月22日 07时12分   来源:人民日报

    早春南国,处处生机勃发、绿意盎然。

    带来生机与绿意的,是广西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

    该升的升得耀眼:地区生产总值达1.16万亿元,历史性跨越万亿元大关,从2005年起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突破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该降的降得合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消减2.38%,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8%,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5月份的7.7%,回落到11月份的2.7%……

    升降曲线的背后,是壮乡儿女的“绿色”理念与共识:“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科学发展;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重民生、重生态、重长远”。

    科学发展,绿色崛起。2011年,广西调结构、谋转型,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央“惠策”与地方努力交相应和,壮乡奋起赶超

    2011年,面对外需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等严峻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提出“增投、扩量、稳速、提质、控价、保位”十二字方针破解困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牵引,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强势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奋起赶超,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实施交通优先、产业优先、北部湾经济区优先的“三个优先”发展战略……

    当中央一系列“惠策”、“厚待”与地方努力交相应和时,广西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蕴藏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开始不断显现。

    钦州,这个曾鲜为人知的小城,在中央支持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奋起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成为春潮涌动的热土。2011年,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港口吞吐量五大指标增速高居广西首位,GDP增速达22%。而在5年前,钦州市这5项指标都排在全区后五位。

    钦州市所在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5年多来,历经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的激荡与崛起,以占全区不到1/5的土地面积,不到1/4的人口,创造出超过广西1/3的经济总量,一举成为广西乃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对接东盟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宣告广西赢得了“十二五”的“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各项存款余额和各项贷款余额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都突破万亿元大关,新增石化、机械2个千亿元产业,糖料蔗、桑蚕、木薯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科学发展,越要重生态、重长远

    “从2002年起,广西经济总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十一五’时期,经济总量年均增量超过1000亿元;首破万亿元大关的2011年,年增量也首破2000亿元。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跨越,来之不易。”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博士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经济后进生’,广西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对生态、对环境的坚守。”

    近年来,广西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品牌,致力打造最干净、最优美、最宜居的生态省区,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壮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2005年,广西作出建设生态省区的重大决策;2007年,广西出台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同年9月启动实施《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广西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青山绿水是广西的资源、广西的财富”,“广西最大、最有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优势,必须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宁可发展慢一点,也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一时发展”,数年间,在不同场合,“生态竞争力”的理念,被自治区主要领导反复强调。

    理念决定行动。桂林,为保护漓江清澈,把城市发展重心向西迁移。2012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给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又贴上一道“护身符”;钦州,3000多亩红树林划入保护区;三娘湾专门成立了北部湾中华白海豚保护与研究中心;金秀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考核取代GDP考核……

    更有攀越在后头,需把准方向乘势而上

    “广西GDP过万亿元固然可喜,但不能盲目乐观。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的形势下,必须把准方向,破难而行,不容懈怠。”黄志勇说。

    对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广西已有清醒的认识。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细数电力供需矛盾、能源供应紧张、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等九大方面问题,认为广西总体上还是发展洼地,离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和潜力。

    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实体经济引领,发展就只是个空架子。为此,广西将全力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快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玉林新型装备制造示范基地、来宾铝精深加工基地和崇左糖业循环示范基地等15大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化;将上汽通用五菱、玉柴集团、柳工集团、柳州钢铁厂等企业打造成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旗舰”企业。

    广西最突出的优势在区位,最根本的出路在开放。为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对外开放合作优势尽快转化成发展优势,广西正全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据广西铁路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宏庆介绍,今年广西的21个在建铁路项目将全面铺开,区内建设里程约2500公里,总投资约2000亿元。其中,7条高速铁路有望年底建成,广西将迎来高铁时代。同时,广西还将加快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码头、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跨省出境通边达海的交通运输网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短缺将成为广西突出的制约瓶颈,这也倒逼广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眼下,一场“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正在八桂大地推向纵深。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鞭策和激励全区干部群众:我们必须跳出广西看广西,绝不能沾沾自喜、自我陶醉,必须乘势而上,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加快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相关链接
· 广西将用3年时间建立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 广西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 广西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抓好水库堤防安全度汛
· 广西生猪“领跑”大农业 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22%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