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交付使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3月02日 11时4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余晓洁)2日,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HY-2在国防科工局的组织下,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正式投入使用。

    HY-2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风、浪、流、潮及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2011年8月16日,HY-2成功发射升空。在轨测试表明,卫星和星载设备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投入使用后,HY-2将在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资源开发,维护海洋权益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二号卫星可以连续有效监测风暴潮和巨浪等极端海洋现象,提高海洋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供识别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的重要大洋渔场信息,为大洋渔业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卫星获取的数据能够有效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极地冰盖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据海洋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张庆君介绍,HY-2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能力水平的五大提升。

    一是观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高精度8.5厘米,有效波高精度0.5米,风速精度2米/秒,温度精度1.0K。

    二是卫星测定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星载双频GPS、激光角反射器等设备,卫星测轨精度由米级提高到厘米级。

    三是成功开展星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使我国在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方面达到国际领先,为卫星光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实现了部分关键部件自主研制,提升了我国卫星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发展。

    五是通过采用航天器数字集成设计系统,缩短了生产研制周期,卫星设计、研制生产过程中全面采用数字化技术,有效促进了我国卫星研制生产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此外,HY-2交付后将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构成空间立体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调查和监测能力。

    海洋二号卫星工程是我国民用航天“十一五”重点投资项目,由国防科工局负责组织实施。

国防科工局: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五个“第一”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王敏)16日6时57分19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记者16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了五个“第一”:国内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卫星;我国第一颗高精度航天器;国内第一颗定量观测的微波遥感卫星;第一次搭载进行星地激光通信试验;第一次开展微波遥感器的海上辐射校正和真实性检验。 >>>详细阅读

我国在太原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

    8月16日6时57分,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新华社太原8月16日电(田兆运、李超军)16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

    “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卫星用户为国家海洋局。

    “海洋二号”卫星和“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4次飞行。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我国天文学家加紧研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 我国25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在河北进行首次在轨几何检校
· 郑国光:我国气象卫星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2013 www.iruor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