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市开展“走转改”活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2月18日 07时42分   来源:人民日报

    在路上才能观察时代,在基层才会学习群众,在现场才可收获感动。

    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北京市新闻理论文艺战线广泛响应、积极参与。各新闻单位、理论文艺部门在推进“走转改”的同时,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边走边学,将“向群众学习”和“向实践学习”一路进行到底,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发展。

    走进群众 把作品写在人民的心坎上

    贴近群众的需要,把作品写在人民的心坎上——这一点,在“走转改”活动中体现得特别突出。

    密云县不老屯镇是北京青年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固定联系点。2011年9月,报社记者董伟在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发现村里最大的生活困难是吃水难问题。10月20日,报社总编辑张雅宾、副总编辑史玮及编辑记者再次来到陈家峪村,帮助寻求解决办法。10月21日,报道《紧邻水库吃水难 村民只能挑水吃》刊发在“每日现场直击”栏目。

    同样走进群众学习的,还有参加“百名社科专家进西城”活动的北京市社科专家学者。“理论是灰色的,实践是长青的。只有走出校园,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只有到基层去,专家学者才能找到发挥自身最大价值的舞台。”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史秋秋说。

    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以高度的自觉服务群众成为新闻理论文艺战线工作者的共识。

    深入基层 在磨砺中感悟生活增长才干

    2011年9月2日,首都著名书法家林岫、田伯平、孟凡禧、杨广馨等一行10人,来到通州区潞城镇前北营村参加“建设美丽新农村,美化农民新家园”活动。书法家们根据村民需求现场挥毫泼墨创作60余幅书法作品送给村民。

    2011年9月中旬,同仁医院突发女医生被砍事件,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带领4人报道组来到同仁医院,力求在现场感受不同岗位的辛苦与压力。第二天,一篇4000多字的“白描式”通讯《同仁一日》刊出,引起首都医务界强烈反响。

    深入基层向实践学习,使文风得到改进、作风得到锤炼、素养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北京市新闻理论文艺战线明确建立了200多个基层联系点,上万人次的编辑记者、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社区、农村、企业蹲点开展采访报道、调查研究和文艺创作,做到了家家有基地、人人有定点、天天有报道。

    树立导向 走出实效更走出责任与精神

    “走转改”活动不仅要见行动,更要见实效、见责任、见精神。

    北京市为把“走转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了严格的督导机制。督导组坚持深入各单位所属的基层联系点,对各单位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情况及时检查、督导。

    北京电台的新闻广播、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交通广播等要求各专业广播要在新闻报道和广播节目中着力改变文风,善用群众语言,同时确保每周深入基层的报道不少于记者自采新闻报道总量的30%。

    《北京晚报》蹲点调研人大选举民主进程,用事实回答了“到底中国的人大选举制度如何实现民主”;北京市社科联号召首都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社区、村镇、工地、校园,宣传科学理论;市文联、市剧协的艺术家们走进农家文化大院,送戏上门……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向群众学习”和“向实践学习”已经成为北京市新闻理论文艺战线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准则,更成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关链接
· 北京:50年婚姻登记信息2012年内入网
· 北京:机关单位院内停车场将开放
· 北京:3批次“无糖”食品因糖超标被禁售
· 文化之旅在台受高度赞赏 郭金龙拜会连战吴伯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