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2月15日电(记者蔡敏)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最新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淮河流域水质已连续七年向好,入河排污量呈下降趋势,淮河干流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占比持续下降。
淮委最新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全流域入河排污总量和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入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分别比上年减少0.5%、3%和16%,全年淮河干流未发生一起水污染事件,干流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总体为三至四类。对比分析2005年至2011年监测数据,淮河流域水质连续多年持续向好。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倍多的淮河流域,因为日益严峻的“人水争地”矛盾一直深受污染困扰,被列入全国治污重点“三河”之一。据了解,淮河流域在全国率先开展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工作,每月监测的重点水功能区数量已由2010年的153个增加到纳入全国重要河流湖泊的449个全部水功能区。同时,实现了对全流域重点入河排污口实施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工作,系统掌握全流域入河排污量变化情况。
淮委还对淮河流域纳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11个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巡查和监测工作,目前水质监测项目已达到70多项,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淮河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