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用身份留人"成吸引农民工"回流"重要砝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2月14日 17时2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2月14日电(记者李松)重庆市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农民工转户进城后,可享受与本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用“身份留人”成为重庆吸引农民工“回流”的重要砝码。

    记者近日走访了重庆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已将户籍从永川区农村转到九龙坡区九龙镇。康厚明说:“成为‘新市民’好处至少有3项:一是可以申请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二是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不用缴‘择校费’;三是农村权益一点没丢,仍可继续享受。”

    “转户后就能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根据政府政策,仅此一项,每月工资一点没少,单位会给更多补助,退休后养老金每月要多两三百元。”康厚明说。

    记者在重庆永川、大渡口区等地采访发现,由于有户改各类优惠政策,不少以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选择留在重庆本地打工。康厚明所在的重庆建工市政一公司路面工程处农工班50多名农民工中,已有10多人转户获得城镇职工待遇,企业工人工作稳定性增加。

    记者在重庆采访的不少农民工,平均外出务工时间都在5年以上,他们普遍期待的是能改变以前“在待遇上被排斥、在身份上被歧视”的尴尬,希望在提高收入的基础上,政府和用工企业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发展条件和与城里人一样的身份。

    在丰都县三合街道丁庄村,农民工张树超告诉记者:“咱农民工不怕工资低、待遇差,就怕工作不稳定。”张树超2004年开始外出打工,8年时间先后换过12个工作,大部分工作时间都不超过一年。“现在农民工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果我们能在重庆转成城镇户口,享受城镇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稳定就业,不再到处漂,谁还想往外跑。”张树超说。

    重庆铜梁县侣俸镇文曲村农民李开玲,从2001年起就先后在广东汕头、山东威海等地的电子和医疗器械厂工作。2011年11月,李开玲将户口迁到铜梁县城,留在县里一家机械制造厂上班。李开玲拿出劳动合同和转户前后的工资条,对记者说:“以前我到沿海打工,身份就是农村人、农民工,合同是一年一签。而现在我是企业的正式职工,合同四年一签,养老、医保、失业保险一个不缺,单是养老保险参保标准就比过去提高了100多元。”

    重庆沙坪坝区顺华制衣有限公司有农民工140多人。“以前厂里农民工几乎每年都要流失20%左右,每到春节后就要重新招聘一批人,既花钱又费力。2011年以来,厂里有30多位农民工自愿选择转户,公司为转户工人购买城镇养老、医疗保险等新增不了多少成本,却能留下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公司副总经理肖万说,我们公司不缺白领,而是缺少蓝领,现在劳动力争夺这么激烈,能留住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一些专家认为,在不少地方,城市房价、交通等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对农民工产生挤出效应。重庆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用“身份留人”,给予转户农民工市民待遇,既留住了农民工这一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也留住了发展潜力。  

 
 
 相关链接
· 重庆农民工不再“东南飞”四大机制促进返乡就业
· 重庆检验检疫局四项措施服务农民工出境务工体检
· 黄奇帆指出:推进重庆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常态化
· 2011年重庆农民工就业比重首次实现市内超市外
· 重庆9部门联手为农民工讨薪 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
· 重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