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2月10日电(记者 梁钢华)在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广东工业经济却面临“微利困局”。受经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总产值增幅达20.9%,但利润仅增长2.4%。对此,广东提出必须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字当头,以此作为破解“微利困局”的主攻方向。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提出,下一阶段,广东将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因势利导,扬长补短,趋利避害,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6年来,广东工业总产值以每年递增1万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2011年总产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980.83亿元,增幅达20.9%。但在总量持续壮大的同时,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总体降低,全省3.7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09.33亿元,比上年仅增长2.4%。
统计显示,在广东工业四大主导行业中,除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415.95亿元,同比增长2.3%外,其他三个行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91.94亿元,下降13.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77.06亿元,下降9.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310.18亿元,下降16.6%。
分行业看,2011年广东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同比下降82.7%、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下降46.2%。
统计还显示,作为广东工业利润创造的主体,广东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明显。2011年,广东省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70.7亿元,同比下降1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456.08亿元,同比下降1.3%。
当前,广东正从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广东工业经济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为引导转型升级,广东省在设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专门列明了体现转型升级的具体指标,明确2012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要分别达到48.5%和22%,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1.95%。
此外,在提高工业总体盈利能力的同时,广东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此拓展经济增量。根据广东设定的2012年发展预期目标,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4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