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31日电(记者 郭献文 李亚彪)义务植树提精神、民企大会鼓干劲、走村访企砺作风--2012年春节后上班连续三天,浙江省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用全新的开年三件事,在寒意犹在的浙江大地,拉开了火热的龙年工作序幕。
换上户外运动装,换上胶鞋……正月初七甫一上班,浙江省各地党政军领导干部就按照节前“约定”,用义务植树开始了自己上班第一天。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科技大道绿化带人头攒动,浙江省千余名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部队官兵挽起袖子、挥锹铲土、填泥浇水。
一位领导干部说,节后上班第一天来科技城义务种树,既让科研人员将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又让自己疏松筋骨、振奋精神,以更佳的状态投入新年工作。
南方春节后是植树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时期。一个多小时,植树现场50多亩地上就栽下了新苗2000多株。浙江省林业厅长楼国华说,初一当天,全省共有近13万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工地上见面问声新年好,比在机关串门拜年有意义得多啦!”
新年开门第一件事是义务植树,而新年伊始第一次全省大会,则把主题定在民营经济工作上。正月初八上班第二天,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在杭州召开。
这次会议是自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之后8年以来,浙江省再一次召开的同主题会议。在过去8年间,浙江省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总计超过300万户,2011年,民营经济总量预计占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六成以上。
浙江省领导在讲话中表示,每位企业家都可以大胆向省委组织部、省里人力社保厅提出高层次人才需求,只要是企业提出的,这些部门拒绝了就来找省委。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赢得了满堂掌声。
“为浙江民营企业在当前国内外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出主意,谋出路,我们民营企业又要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了!”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说,“省里节后首场大会送给民营企业,可以鼓舞大伙一年的斗志,提振一年的信心。”
没有空话套话,只有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声声语重心长,民营企业家们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就连冰凉的铜管也能发出温暖的气息。”国内铜业巨头、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说。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春节后的第三件事是省市县乡联动,利用5个月左右时间,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全省近3万个行政村和上万家企业走访调研,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原计划专门开会部署这次“进村入企”大走访,而省委为精简会议提高效率,借全省民营经济大会相关部门与干部都在场的之机,直接对大走访工作进行部署,不再另开专门会议。
“把两会合并成一会,看似新鲜事,实际上透出的是这次大走访活动的作风建设出发点,那就是务实、效率,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浙江省委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省委要求,这次“进村入企”必须直接到点,不搞层层陪同,不干扰地方工作,不给基层添麻烦,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接受所走访村和企业的吃请、报销开支……
这些规定在广大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初九是上班第三天,一位正准备下乡走访的机关干部说,过去自己参加节日驻村基层走访,下面一级一级干部的陪同者比走访者都多。自己在村里住了一晚,第二天离开时才能知道住的居然是一户农家娶媳妇的新房。
“这次省里不再硬性规定驻村,但强调要下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也就不会出现‘去了一个人、折腾一群人;吃了一顿饭,折腾一村人’情况的出现。”这位干部说,“这是务实的表现,为民就不能不扰民,好事才能做好。”
“十二五”第二个年头已经开局启航,责任如山弦紧绷。面对关键之年,拿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再铸民营经济辉煌,浙江省新年开门三股扑面而来的新风,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