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月3日电(记者李萌、李怀岩)据云南西双版纳州政府新闻办通报,1月3日,已停航4个多月的澜沧江—湄公河客运正式恢复,首批14名游客从云南景洪港起航驶往泰国清盛。
据介绍,1月3日8时,14名澳大利亚游客和1名旅行社人员,搭乘“金三角2号”客运游艇从云南省景洪港起航,这标志着已停运4个多月的澜沧江—湄公河客运正式恢复。
金三角航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毛国祥说,澜沧江—湄公河有两条观光路线,都是从西双版纳的景洪港出发,一条驶往泰国清盛码头,约航行10小时。另一条驶往老挝琅勃拉邦,约航行20小时。澳大利亚游客艾伦说,澜沧江—湄公河的风景十分美丽,很吸引人,我们会顺着江,悠闲地航行,平安到达目的地。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沿岸自然风光绮丽,除了航运功能,还是一条著名的旅游观光线路。但近年来安全问题频发,特别是2011年8月游客在境外金三角水域被抢劫后,航道客运被迫暂停。2011年10月5日,又发生13名中国船员遭袭遇难事件,导致航运全面暂停。为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安全,中缅老泰四国启动联合执法护航,航道货运于2011年12月首先恢复。
据介绍,目前,所有在澜沧江—湄公河上运营的货船、客船在出发前都要向澜沧江—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指挥部通报,指挥部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毛国祥说,14名游客将在水上航行10个小时后到达清盛,现在有联合执法护航,再也不担心安全问题了。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内比都宣言
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首脑,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之际:
见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二十年来在加强次区域互联互通以及应对共同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认识到这些成就是在首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十年战略框架(2002-2012)》所设定的切实可行的原则、重点和项目的全面指引下,通过讲求实效、目标明确的共同行动取得的。这一框架2002年在金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一次领导人会议上通过,2005年7月在昆明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得到完善,2008年在万象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时进行了总结和调整,进一步增强了有效性; >>>详细阅读
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全线安全圆满成功
新华社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12月13日电(记者邹伟)13日16时40分许,参加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的3艘中国巡逻执法船顺利返航抵达中国关累港码头。此前,其他三国巡逻执法船已先后顺利返回本国港口。在为期4天3夜的首航任务中,四国巡逻执法人员密切协作,并肩作战,护送10艘中国商船如期安全抵达目的地。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全线安全圆满成功,开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新模式。
湄公河国际航道水流湍急,险滩、急弯众多,加之当前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有的河段水深仅1米多,行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搁浅。从中国关累港到泰国清盛港之间的河道中,共有险滩、浅滩100多处。每当遇到险滩激流,巡逻执法船总是先行试水,在确定可以安全通过的情况下,再引导后面的商船逐一小心通过。
在部分河段,河道更加危险,两岸情况也更加复杂,此前曾多次发生过非法武装分子强行检查、抢劫、袭击过往船只的事件。联合巡逻执法船采用多种队形来保护商船,做好警戒防范。夜间船队停泊时,巡逻执法船停在最外围,将10艘商船守护在里面,并由四国武装执勤警察在外围执勤警戒。白天航行时,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船随时与联合指挥部、商船互通信息,掌握最新动态,密切注意河道和两岸的情况变化,时刻保持高度警戒,确保商船和船员安全。11日下午,10艘中国商船安全、顺利抵达泰国清盛港码头。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