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西省水利厅:加快应急水源建设解决用水瓶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2月27日 19时3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12月27日电(记者晏国政 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已有32项已经完工或即将建成投产,全省用水瓶颈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12月24日,在新绛县冯古村禹门口提水东扩一期工程完工仪式现场,当大吊车缓缓将长6米、直径2米的最后一根PCCP输水管吊装就位时,标志着禹门口提水东扩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并具备通水条件。该工程是山西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第32项完工的重点水利工程,也是山西大水网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规划建设的第八横;该工程建成后,年总供水量可达1.6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临汾、运城6市县工农业以及农村生活供水紧张局面。

    山西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成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和“短板”。山西近十年平均降水量473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1立方米,为同期全国人均值的17%。

    山西省委、省政府从2007年3月起实施兴水战略,启动包括35项应急水源工程在内的六大兴水工程。

    山西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建设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均按照“西引黄河、东搞拦蓄、统筹区域平衡”的总体布局,这批工程建成后,正常年份可增加地表水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可补充2亿至3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加上修复改造一批病险水库,使地表水由现在的20亿立方米增加到40亿立方米,加上引黄水,基本能满足全省今后10年预计的用水需求,并使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已达到上千米的不合理用水结构趋于合理。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纵贯该省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以建设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为骨架,并通过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大水网,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相关链接
· 山西:发放农机购置补贴6.4亿元 惠及11.2万农户
· 山西为11个地市119个县(市区)基层干部送教下乡
· 山西:煤矿井下遇险情班组长有权下令停产撤人
· 山西召开对口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
· 山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进入验收阶段
· 山西:高速公路夜间限行近半年 客车零事故零伤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