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包头市建立“让好人有好报”长效帮扶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2月07日 10时0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7日电(白冰)在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各级道德模范不仅能得到关心和帮扶,还享有崇高礼遇。

    近年来,包头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关心关爱道德模范”长效工作机制,用制度构建文明价值体系,广泛弘扬文明新风,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包头市文明办副主任李俊说:“大量的道德模范来自于平凡岗位,他们以高尚的行为、感人的事迹、催人奋进的感召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着文明时代的进步。但他们大多数身处艰难环境,在工作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党和政府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2007年包头市开始首届道德模范评选工作时,包头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对困难道德模范的帮扶工作,出台下发了《包头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关爱道德模范纳入工作计划,以补贴减免费用、提供养老保险、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帮扶贫困病残道德模范家庭,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文明单位与道德模范建立帮扶关系。

    包头市重视在政治上体现道德模范享有崇高社会地位。每逢举办重大节庆庆典、重大文艺演出等活动时都要邀请道德模范出席,如逢春节等节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都要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并送去慰问金,4年来累计发放慰问金近60万元。

    与此同时,让道德模范在生活上享受系列社会公共服务优惠待遇。如免费为困难道德模范体检,就医享受“绿色通道”,资助子女学费、生活费,享受水、电、煤气、电话费等生活必需品赠送服务等。包头市还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帮助解决道德模范在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就业机会、享受低保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形成制度化保障,让道德践行者得到应有的社会回报。

    包头市首届道德模范王玉莲与经济状况较好、助人为乐模范沈富财结对后,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王玉莲贫困的生活状况;固阳县兴顺西镇道德模范李宇春,每年享受政府数千元补助,并纳入当地低保,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允广被任命为达茂旗石宝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由于道德模范待遇提高,全社会正在形成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的清新风气和“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正气。

    “包头市正在协调相关部门成立道德模范专项基金会,旨在建立健全帮扶和激励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以体现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尊重、关爱,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捐款。”李俊说,根据全市各类道德模范生活状况,基金会将重点对困难道德模范予以物质上激励帮扶。同时继续发动社会力量向基金会捐款,倡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帮扶困难道德模范,践行道德规范。

    目前,包头市文明办联合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妇联正着手开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及其他先进模范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相关情况档案,做到底数清、数据准,努力使每一位为道德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帮扶。

 
 
 相关链接
· 内蒙古黄河镫口供水一期工程在包头市正式通水
· 我国首条单线5万辆重卡总装生产线在包头投产
· 包头北奔重卡新建5万台总装基地投产
·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在包头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