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张淼淼)记者6日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12年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计达到95%以上,而6年未调的大学生村官待遇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去年高校毕业生报考村官的热情不如前几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市又拓展了社区工作者、科研助理等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也存在待遇问题。”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卢林说,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了5、6年,工资待遇一直未作调整,目前北京市已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2012年,北京市将创新大学生村官机制,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领域,加大对农村文化、信贷等领域的人才支持力度,研究村官待遇动态调整机制。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京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这一数据是如何出台的?有没有“被就业”的现象?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毕业生离校时,学校会发放给每位学生就业报到证,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档案将转移到北京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就业报到证上将标明“未就业”。
用北京生源毕业生总量减去这部分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得出已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其中也包括升学、入伍、自主创业、留学人员等,用已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除以毕业生总量就可以计算出就业率。据了解,今年7月份之前北京生源的就业率由北京市教育部门发布,10月份之后就业数据由人力社保部门负责统计。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37.88万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05.22%;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已就业9.42万人,就业率96.1%;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31万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33%,就业率59.28%;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6.91万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