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赵超)记者6日从中国残联获悉,随着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的加强,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3094个。
据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时期,我国共有376万城乡残疾人得到各类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有近50万人次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全国城镇实际在业残疾人达到441万,农村1750万残疾人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和多种形式就业增加了收入。“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实施城镇百万残疾人就业工程并对城镇180万人次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按规定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扶持,同时享受有关扣减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担保贷款等政策。据统计,我国残疾人自主创业人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0余万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包括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制度;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技能;促进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带头人,从而带动残疾人就业;积极开展各类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