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1月24日电(章黎、肖璐)自“清剿火患”战役打响以来,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量体裁衣”将消防安全工作与民族传统习俗、民族“火文化”统一起来,构筑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防火网”。
白华村是云南丽江的一个纳西族村寨,“清剿火患”战役展开后,村里成立了一支纳西族义务消防队,而队员就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为了使消防队里的每位队员都成为专业的火灾隐患排查“能手”,当地消防部门组织队员参加了培训,现在每位队员都能将基本的火灾隐患排查常识牢记于心。一些年轻人更是别出心裁地用纳西语编撰了消防安全歌谣,用纳西语向村民传播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部门还将纳西族传统的“打更”习俗融进了消防队的日常工作中。这群小伙子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季节性火灾高发的特点,成立了防火巡查组,夜夜打更守寨,提醒村民们小心火烛。
在云南,佤族、傣族、景颇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用竹子、木头和茅草搭建房屋的传统习俗,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长根火”(火塘常年不熄灭)等古老的火崇拜习俗,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消防部门本着充分尊重民族习俗的原则,采用排查入户的方式深入到村民家中,对农户家中火塘周边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前提下帮助百姓清理火患。检查小组还借助排查行动,重点对当地村长、族长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从而提高村寨消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