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在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轩然工艺品厂,蔡珊瑚在制作中国结。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依托传统“中国结”这一农村文化载体,以“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 “中国结”工艺产品,建成了“中国结”生产加工基地,为当地扎上增收致富的“金腰带”。目前,该乡已形成“中国结”生产专业村15个,4家大型中国结工艺品厂,辐射带动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人均日增加收入达30元,红红火火的中国结已成为红花乡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1月24日,在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轩然工艺品厂,一位工人将“囍”字粘到中国结模版上。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1月24日,在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轩然工艺品厂,王琦在制作中国结。目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1月24日,在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轩然工艺品厂,75岁的房德彩老人在制作加入布艺元素的中国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