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走基层:中越边境地区群众喜别茅草屋 住进砖瓦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1月15日 15时2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11月15日电(记者 覃星星)“以前住在茅草屋,每逢刮风下雨,心里就发颤,晚上睡觉都不安稳。现在,我们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心里很踏实。”在中越边境广西靖西县壬庄乡弄堂屯,村民范国丈站在自家新盖楼房的堂屋里喜滋滋地说。

    弄堂屯距离中越边境线约3公里,全屯92人均为壮族。由于地处大石山区,在2009年以前,交通闭塞的弄堂屯24座民房中22座为茅草房或树皮房。弄堂屯的“房子”有的八面透风,有的已经倾斜。

    2009年,根据弄堂屯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将弄堂屯22座茅草房或树皮房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壬庄乡乡长林京建介绍说,弄堂屯每户危房改造的最低补助金额达到1.8万元,全屯危房改造项目总补助资金达40万元。

    仅用3个多月时间,弄堂屯曾经“夏不遮雨、冬不御寒”的茅草房、树皮房焕然一新。在村民范国神的家里,记者发现自来水、卫生间等设施应有尽有。“这个电视机能收到47个频道,什么节目都有。”范国神说。

    在村民范国丈的新房前,林京建向记者介绍危房改造的成果:壬庄乡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有605户和122户村民告别了茅草房或树皮房;截至10月底,今年又有164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在广西全区,2009~2010年共完成边境地区0~20公里范围内约3.42万户农村危房和茅草房改造;2011年安排边境10县2.3万户危房改造任务。边境地区已完成的改造户大多建起了砖瓦或砖混结构的楼房。

    告别了“茅草屋”,边境地区群众对道路畅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弄堂屯3.5公里长的屯级道路是其跨越大山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这条路翻山越岭,经常连续90度大拐弯。由于缺少资金进行硬化,这条屯级道路下雨天坑坑洼洼,一片泥泞。不少车辆还随车带上一些稻草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弄堂屯不少群众种植甘蔗,甘蔗怎么运出去成了村民们的新烦恼。

    林京建表示,道路不通畅已成为不少村屯发展经济的“短板”,地方政府正积极筹措资金对边远村屯的屯级路进行硬化,努力让村民通往外界的道路更通畅,发展空间更宽广。

 
 
 相关链接
· 中越两国签订关于指导解决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
· 中越两国最高法院院长签署司法合作谅解备忘录
· 中越中小企业经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铁道部:中越铁路携手共同推进两国经济发展
· “2010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在越南河内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